关键词
林芙美子与张爱玲女性意识之比较
作者: 林娜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林芙美子   女性意识   平行研究  
描述: 日本近代女作家林芙美子,因昭和三年(1928年)连载的《放浪记》而出名,后又凭借《晚菊》获得了第三届女性文学奖,随后的《浮云》被称为其文学的集大成之作。除此之外,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及散文。她是日本近代文学中颇受注目的女作家。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创作了《传奇》等大量的弥漫荒凉气息的作品,从而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烁于中国的文坛之上,她的作品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初读二者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她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着力描写男欢女爱的情感故事,用女性特有的
女性自虐母题文化研究
作者: 沈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虐   母题   女性书写   女性主义  
描述: 卷帙浩繁而又见解各异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介绍到中国以来一直为批评家们津津乐道。然而时至今日,该理论批评却逐渐力不从心,新场域的开拓、新视角的挖掘、新理论的生发都面临着不言而喻的阻滞。但发展上的举步不前对一个理论而言无疑是极危险的信号,因此,创新是目前摆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面前最紧迫的课题。当然,创新不是天方夜潭海阔天空,也不是无边无际夸夸其谈,较其他学科而言,文学批评上的创新更需要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笔者通过对关涉女性的文学文本及其批评的研读发现,关于女性自虐母题的研究几乎是项空白,但是
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耿丽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母性   铁凝   生命欲望  
描述: 在两性关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探索、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有助于当代女性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从而建构起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文化格局。在庞大的当代作家群中,铁凝是个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视野开阔,成就卓然,尤其是对当代女性文学的贡献更为突出。铁凝的小说记录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书写了她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关照,充满着她对女性的善意、爱和体贴,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近些年来,铁凝的小说创作倍受评论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对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着一定
女性意识的自审与重建
作者: 李蔚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叙事   自审意识  
描述: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不仅关注女性的悲苦命运,而且将笔触深入到女性内心深处,对女性自身的精神弱点作了严厉的自审,对女性在母爱,情爱,自爱等方方面体现出的种种心理痼疾和性别弱点进行了自我审视,自我解剖。 由于童年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张爱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女性意识极其强烈的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敏感切入那个特定时代女性生活的内部,展示了她们不自主的卑微生存处境,再现了女性封闭、沉默匮乏、依附性等亚文化群体特征;张爱玲认为女性的这种群体悲剧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权文化长期
激情的建构与救赎的无奈
作者: 蒋晶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王安忆   女性意识   陈染   小说  
描述: 在璀璨的文学天空中,王安忆与陈染无疑是当代两颗耀眼的明星。王安忆善于在庸常而琐碎的叙事中融入女性独特的自我体验,以小见大地展现女性普遍的生存境遇,从而透视与观照平凡人的平凡人生。陈染则以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边缘,从个体经验出发,开始形而上命题的思考与探究。她们以细腻的笔触娓娓述说着女性灵魂、女性人生,其独特而成熟的创作中,透露出清醒而自觉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意识”这一视角切入,通过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横向比较,展示女性文学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进而揭示女性意识的当代演进。 文
“70年代”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作者: 赵晓丽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70年代”女性作家   消费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繁荣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卫慧、棉棉、九丹以及木子美等一批“70年代”女性作家极端“肉体化”写作的出现又使女性文学饱受非议和指责。 事实表明,“70年代”女性的极端“肉体化”的创作已经从单纯的文学现象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了各种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阵地。这是耐人寻味的过程。到底怎样看待“70年代”女性的创作呢?笔者认为,“70年代”女性对“身体欲望”的书写并没有偏离20世纪女性意识发展的“轨迹”,而是女性主义在现代女性文学中的一种极端表达。
知性与女性精神困境的双重变奏——论徐坤的小说创作
作者: 王宇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知识分子   徐坤  
描述: 作为以女性作家和年轻学者双重身份出场的徐坤,其写作具有多种多样的美学风格。她先以反串男角的身份冲入文坛,“如入无人之境”地肆意调侃;又以女学人的边缘身份在女性文学中开出了不同于“私人体验”的另一条道路。在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徐坤不但以游戏狂欢的姿态着力表现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还以深沉的女性意识展示着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精神病苦。在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的互溶、交织中体现出女学人独有的特质与情怀。徐坤如此关注“人的生存”,这决非偶然,而是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她的横空出世,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蒋子丹小说创作论
作者: 鲁德江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意识   蒋子丹   性别批判   女性解放  
描述: 蒋子丹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队伍中一位重要作家,她从1983年开始写小说,曾先后获得当代女性文学奖、庄重文学奖、湖南省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她以独具风格的小说创作,获得了“用现代的艺术招法进入‘主义’层次的第一人”的称号。 蒋子丹的小说充分体现了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思考,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是当代中国女作家关于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一个缩影。首先,新时期的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给女性小说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技法;其次,她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形成了她特别的思维角度,也为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格奠定了
女性意识中的“力比多”元素
作者: 于忠兰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力比多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性属理论   双性同体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表现的中心话题。目的是要在文学的领地重新盘点和改写女性缺席的历史。东西方的作家们在对女性进行书写的时候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的地方,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所经历的文学思潮流变。 首先,简介力比多含义以及它在文学领域中给人们的启发,女性主义者借此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 弗洛伊德提出“性本能”的快乐原则,把人在力比多释放的过程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虽然把一切行为归结为力比多的释放有失偏颇,但人在现代文明环境下,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女性主义
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纠结
作者: 蔡春婕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人格   小说  
描述: 丁玲及其文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典型的存在。丁玲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同时也是政治意识的体现者。本文从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的纠结切入丁玲及其小说创作。首先结合丁玲的经历分析其人格的形成及对文本的影响。丁玲独特的女性气质底色是其女性意识形成的内因,男性气质是政治意识形成的内因,独特的女性气质底色和男性气质共同构成丁玲与众不同的“两性化人格”。在大的历史语境下,丁玲人格的两个方面呈现相互交错状,这是其文本中呈现出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纠结的原因。其次进入丁玲文本内部,丁玲不同的创作阶段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有不同的
< 1 2 3 ... 185 186 187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