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自我的古墓——从女性意识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陶群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容貌期待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们充分显示了男性话语特征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从女性视野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期待,男性与女性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情感构架等方面阐述金庸小说的男性话语特征。
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丽梅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女性主义的方法来解读建国后中国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透视出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和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毛泽东时代——女性意识缺失;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萌芽;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崛起。
庸常平淡中崛起的女性:浅析池莉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
作者: 程惠君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精神层面   新写实小说   都市女性  
描述: 新写实小说作家池莉,以其独有的敏感,着意从生活琐碎中凸显生命的波澜,从人生的烦恼纷扰中感受生命的呼吸。而正是这种对生活的本色还原,使得时代转型过程中的都市女性形象在池莉的作品中得以记录和彰显。于是,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都市女子,在池莉精心构建的庸常王国里诞生、继而于平淡中悄然崛起了。本文将试图从精神层面的表现特征对池莉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浅谈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董盼盼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独特性   女性形象  
描述: 王安忆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小说创作,她作品中的主角几乎都交给了女人,通过一群独特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这些在平凡、名利、顽强中生活的女性,展现出一种属于王安忆的独特的女性意识。
从不同视野下的“蔡大嫂”们看女性意识变迁
作者: 彭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水微澜》   蔡大嫂   时代文化   女性意识   区域文化  
描述: 《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以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和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她是以"反叛"为标签的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中国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还有繁漪、上官鲁氏等,她们构成文学画廊里一道"蔡大嫂"们的独特风景线。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她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我们可以从时代、区域视野下辨析文化、时代与女性形象塑造之关系,从对于"蔡大嫂"的不同评价透析中国女性意识变迁。
消费主义与传统伦理规训下的性别话语
作者: 毛向樱   周玫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斗牛》   性别话语  
描述: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是在性别话语场域内对影视中的性别话语进行肃清规整。作为性别意识的外显,性别话语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自成一体的现代性话语。但是,中国百年的影视文化却与政治、经济等共同致力于营造社会和文化语境,并在近年来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影片《斗牛》的女性话语叙述呈现出受消费主义与传统伦理规训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男性中心主义意识之中,由此可见第六代导演女性意识的后倾与倒退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内涵。
消费主义与传统论理规训下的性别话语
作者: 毛向樱   周玫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六代导演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斗牛》   性别话语  
描述: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是在性别话语场域内对影视中的性别话语进行肃清规整.作为性别意识的外显,性别话语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自成一体的现代性话语.但是,中国百年的影视文化却与政治、经济等共同致力于营造社会和文化语境,并在近年来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影片《斗牛》的女性话语叙述呈现出受消费主义与传统伦理规训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男性中心主义意识之中,由此可见第六代导演女性意识的后倾与倒退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内涵.
女性意识的发展与形成:透析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
作者: 牛泽亚   李韦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萌芽   突显   女性意识   盲点   海明威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言人。提到海明威,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他笔下的硬汉形象。走进海明威的艺术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但是他又不惜用大量笔墨去描写女性。本文着力从其作品出发,细致地分析海明威笔下的几位典型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女性。通过她们矛盾、坚强、忍耐等性格特征,反应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萌芽、形成及发展的过程。
超离与沉迷——《莎菲女士日记》与《上海宝贝》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欣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沉迷   女性意识   超离   女性形象  
描述: 同是女性写作、同样反映历史大变革中青年女性青春期“性苦闷”和“性别意识”的文本《莎菲女士日记》与《上海宝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而揭示其形象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及典型意义。
从西方女性形象批评说到《西厢记》的创作
作者: 黄一璜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 1 2 3 ... 152 153 154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