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58 条
-
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徐圣稚
金鹏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女性主义
斯佳丽
-
描述:
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勇敢和博爱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力的追求。其中女主人公斯佳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其成因值得探究。
-
“十七年文学”爱情叙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消解
-
作者:
王涘海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消解
爱情叙事
觉醒
十七年文学
-
描述: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她们几乎是全方位地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女性意识觉醒了,从传统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与男性一争高下,从十七年的爱情叙事作品对女性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女性全新的精神面貌。但由于对女性地位颠覆式的强调、由于女性对社会、政治活动等的过分参与,由于主流舆论的强势宣传,建国之初的人们正试图抹掉一切女性与男性的界线。从十七年爱情叙事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行事与思维方式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女性在觉醒的同时,女性意识又被极大地消解与弱化,女性的女性特
-
一朵凋零的"恶之花"——从短篇小说《心烦意乱的传道士》看哈代的女性观
-
作者:
易宏建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观
女性意识
"恶之花"
莉萨
-
描述:
哈代小说的女性形象以其矛盾性格和不幸命运已在批评界反复被人提起,《心烦意乱的传道士》同样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莉萨一方面纯朴善良,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具有叛逆精神.但另一方面,她又在暗中参与走私贩卖私酒的交易,是哈代塑造的一个"另类"新女性.哈代同情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压抑的生存处境,同时又保留了某些男权意识和价值取向,冲破男权传统樊篱的女性最终走不了多远,体现了哈代女性观的矛盾性.
-
浅析王安忆小说作品中的母性书写
-
作者:
姜淼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寻找自我
母性书写
-
描述:
母性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安忆对母性的理解和对母性形象的书写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分析其笔下的母性形象就会发现,王安忆在母性书写上其实是有着两面性的,即有着相互矛盾的塑造:一方面,作者塑造了一些为母性所拯救的女性形象,而另一方面,又能在其作品中发现众多为女性所羁伴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运用女性文艺批评和母性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对其作品进行个案浅析,试图开拓理解其作品的一个新的视角和观点。
-
伊丽莎白·班纳特与夏绿蒂·卢卡斯之比较——兼析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杜业艳
来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伊丽莎白·班纳特
夏绿蒂·卢卡斯
对比研究
-
描述:
对《傲慢与偏见》中两位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与夏绿蒂·卢卡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比,阐释了两位出身相似、社会地位相当的女性最后不同归宿的原因.奥斯丁对伊丽莎白这一正面人物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充分体现了她进步的女性主义意识,这在当时乃至于现在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
女性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论林白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农莉芳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女性意识
林白
困惑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白的创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引人注目,其作品不仅述说了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解构男权文化、重寻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深刻揭示了当代女性所遭遇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价值过程中的内心困惑,启示人们关注和审视女性作家的特殊“价值意识”和出路:摆脱自身狭隘的“小我”之境,融入社会“大我”之境。
-
新时期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邓玉萍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传统
女性意识
嬗变轨迹
私人写作
关注原初
-
描述:
循着新时期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嬗变轨迹,可以概览时代变迁,感受女作家的奋斗追求,感悟女作家的审美情趣,窥测女作家的心灵世界,探寻女作家的创作规律。
-
徐坤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
-
作者:
朱菊香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迷惘
探寻出路
女性意识
角色转换
-
描述: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一位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有过文化思考中的角色转换,有对男权文化猛烈的解构和颠覆,有过突围后的悲哀、迷惘和思考,更有对知识女性精神出路的不懈探寻.徐坤的创作使中国的女性文学走上了新的台阶.
-
在左翼文学与女性的双层空间中奋力开掘——论丁玲小说的思想价值
-
作者:
宗元
来源: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小说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思想价值
-
描述:
综观丁玲小说的思想价值,一方面,作家坚守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把女性文学从狭小的思想空间拓展到崭新的境界,第一次直抵女性生命的深处,塑造出灵肉一致的完整的女性;另一方面丁玲又是左翼文学的拓荒者,依据政治的需求,主动描写工农大众的觉醒与反抗,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女性意识与主流意识的此沉彼浮,使丁玲的小说在思想上呈现出斑驳陆离色彩,其成败得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梁霖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
1
2
3
...
10
11
12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