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离与沉谜:《莎菲女士日记》与《上海宝贝》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欣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沉迷   女性意识   超离   女性形象  
描述: 同是女性写作、同样反映历史大变革中青年女性青春期性苦闷和性别意识的文本《莎菲女士日记》与《上海宝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而揭示其形象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及典型意义.
关于电影《女人如花》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作者: 安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选择   女性意识   自我   尊重  
描述: 在2016年由好莱坞编剧纳撒尼尔·贝克创作的电影《女人如花》荣获第七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呈现出民国时期江南小城中一位美丽女子颜雯是如何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勇敢地争取自己的幸福人生的故事。本文将从影片中所传达出的伦理意识、自然意识、成长意识和选择意识,四种女性意识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女性的思维意识与电影中时代背景关系,以及分析这些意识对于塑造女性形象有何种作用。
以崔莺莺为例——浅析中唐传奇中的闺秀形象
作者: 于佳佳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门第观念   女性意识   闺秀形象   个性解放   改编重写  
描述: 唐传奇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妖女、闺秀、妓女等类别,而闺秀则是其中最为保守,受束缚最多的女性形象.在唐朝社会开放思想的影响下,闺秀的个性得到解放,女性意识增强,她们渴望爱情并且敢于追求爱情.唐传奇反映了当时时代之风的变化,同时也是对广大女性的启蒙.而中唐传奇《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更是闺秀形象的突出代表.
浅析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赵宇航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棠棣之花   郭沫若   女性形象  
描述: 《棠棣之花》作为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悲剧之一,以古喻今、借古鉴今,体现出了强烈的“五四”时代精神,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独特之处一方面体现在,郭沫若先生独具创新的将聂政的形象由《史记》中所记载的“士为知己者死”提升至“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以作品中的两位主要女性聂婪与春姑的形象与结局为分析对象,浅析《棠棣之花》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韩剧中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
作者: 张琦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看"   女性形象   "被看"  
描述: 一直以来,韩剧以其活泼有时代感的内容,俊男美女的靓丽造型和带有儒家特色的传统价值观吸引着中国内地的"韩迷"们.但从最近火爆的几部剧集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的"端倪",印剧集中的女性越发不漂亮迷人,性格也越发泼辣大胆,做事也越发独立坚强,颇有男人婆的风范,但却越发吸引观众的眼球.究竟原因何在,在本文中,作者分别从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的几个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缺席的审判:浅析《一个人的战争》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邓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一个人的战争》   女性意识   同性世界   缺席  
描述: 对于林白来说,最擅长的莫过于女性形象的描写,通过对女性形象和私密心理的描写,林白独创了一个女性话语的世界,拒绝男性话语和主流话语的介入。在《一个人的战争》中,展现了女主人公林多米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女性作为一个主体,仍是作者着力刻画和赞美的对象,相比较而言,男性形象在这部小说里则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这主要表现为男性形象的近乎缺席或者虚化的存在,由此传达出林白一种独特的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
丁玲与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差异解析
作者: 赵星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丁玲   反叛女性  
描述: 丁玲和简·奥斯丁是中国和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突破了各自国度已往从男性视角叙写女性生活、命运的传统,从女性视角用女性独特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尽管都以勇敢反抗男权社会为其主要性格特点,但在反叛的强度和方式等方面却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实质上是两位女作家本身女性意识差异的投影,其深层原因在于作家所处的社会及家庭背景的不同。
坚守自我的现实逃离——丁玲20年代小说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张伟娜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自我角色   精神失落   欲望觉醒  
描述: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和比较了丁玲二十年代《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这几部体现女性自觉成长的作品,分别从女性欲望的觉醒、自我角色的确认和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三方面来对这三部作品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以期对丁玲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视角、女性心理和女性笔触有一个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
迪斯尼公主动画中女性意识崛起和局限
作者: 林丹菁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主动画   意识形态   女性凝视   女性意识   迪斯尼  
描述: 全球化背景之下,迪斯尼动画也正逐渐向世界扩张,每次迪斯尼推出动画作品总能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此背景下,迪斯尼公主动画也实现了诸多突破,其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变化尤其明显,展现出女性意识的崛起,只是这些突破并没有真正完全挣脱父权意识形态的枷锁,其转变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仍未改变的局限。文章将采用符号学和叙事分析法对迪斯尼不同时期的12部公主动画进行分析,探讨迪斯尼如何呈现女性,揭示这些女性的变化背后凸显的价值观念。
消费主义时代下女性意识“被遮蔽”现象浅析——以电影《黄金时代》与《心花路放》为例
作者: 李晓艳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时代   女性意识   消费主义   心花路放   被遮蔽  
描述: 在消费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票房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与同档期上映的《心花路放》相比,《黄金时代》在票房上可谓惨败。《心花路放》与《黄金时代》的交锋,不仅代表"商业"与"艺术"的对峙,更隐藏着强烈的性别对峙。观众无论男女,全都沉浸在"心花路放"之中,观赏着由男性目光主宰的作为"性欲窥视"对象的女性形象。这种女性意识的"被遮蔽"现象值得电影人反思,可要想改变现状却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 1 2 3 ... 97 98 99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