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0 条
-
东西方“病态”女性形象价值探微
-
作者:
张业余
来源:
怀化师专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作家
茨威格
女性意识
丁玲
内海
爱情
莎菲女士
女性形象
陌生女人
-
描述:
奥地利的茨威格与中国的丁玲在文坛上有幸同生却无缘神交,最终成为擦肩而过的知己,实为文学史上一桩憾事。而得以欣慰的是,把名篇佳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为《陌生女人》、《莎菲女士》)进行比较,却仍可感受到他俩情感交流、声气互通的默契与热烈。无论是从创作的社会意识来考察,从对女性意识的剖析来鉴赏,还是从精神内海这一视角来探照,我们都可看到,他们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有着惊人相似的文学价值,并各自散发出东西方女性所特具的芳香。
-
《名作欣赏》2005年下半月刊总目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徐志摩
艺术手法
生命意识
女性意识
毕飞宇
中篇小说
春江花月夜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
-
论林语堂的女性崇拜思想
-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女权主义者
《红楼梦》
中国现代作家
林语堂
武则天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最大功绩之一即是发现了“人”,尤其是发现了“女性”。“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女性”成为衡定现代人优劣高下的试金石。周作人说过,“鄙人读中国男子所为文,欲知其见识高下,有一捷法,即看其对佛法以及女人如何说法,即已了解无遁形矣”。那么,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林语堂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女性呢?对此,学术界未能给以充分的注意。事实上,林语堂不仅尽其一生关注女性,而且有着独特的女性观念,即女性崇拜思想。通过对林语堂女性崇拜思想的详细解读,我们既可理解林语堂对“女性解放”的独特贡献;又可充分认识林语堂的
-
娜拉:何处是归程──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
-
作者:
徐珊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爱情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
描述:
一、引言关于“女性文学”的界定,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就是女作家的作品,有的以为凡是关于妇女题材的作品就是女性文学,还有的则认定是女作家表现妇女自身的作品才是正宗的女性文学。本文对女性文学的定义,选取第三种说法。因为,一般来说,女作家是女性文学的创作主体...
-
寻找失落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遇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无雨之城》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批评
人的文学
简·爱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
描述:
寻找失落的女性意识张遇无论从"社会人"抑或是"女性本体"的角度考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女权精神和女性意识都是诸多文学作品所关心的一个母题。然而,检阅中外文学史,我们遗憾地发现,女权精神与女性意识似乎永远是被笼罩在男权传统阴影厂的梦想。绝大多数女性文学中...
-
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魏红霞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欲望
80年代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女性人格
电影理论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艺上也带来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影方面,影响突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中国也出现了具有西方女性电影特点的中国女性电影。只是中国的女性电影,有着中国特色,即在女性意识上的突破。...
-
娜拉:何处是归程——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续)
-
作者:
徐珊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小说
同性爱
女主人公
女性经验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与往事干杯》
发展流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三、娜拉是谁对于许多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来说,“女性”的概念本身就十分成问题。对“女性”的界定往往笼罩在无所不在的男性话语的渗透之下,“在每一个定义中都显露出局限的,相对立的另一者,过分地依赖男性优势。但“女性”对女性主义者十分关键。因为“女性”的概念...
-
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
-
作者:
叶嘉莹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作者
文学作品
女性语言
女性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花间集
男性
文学理论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兴起的.带有妇女意识之觉醒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一般人往往将之溯源于一九四九年西蒙·德·波瓦之《第二性》一书之刊行。在此书中,波瓦曾就其存在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是“被男性所观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遂由“人”的地位
-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
-
作者:
郭培筠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导演
女性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主流意识形态
女性命运
影片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郭培筠毫无疑问,我国新时期以来所涌现出的令人瞩目的女性导演阵容,不仅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也成为世界影坛的一大奇观。全国八大影厂现拥有女导演50余人,其中数十人已具有不同程度的世界知名度,如黄蜀芹、张暖忻、...
-
广告与女性意识
-
作者:
卜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独立人格
男权文化
性模式
大众媒介
女性意识
广告制作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广告与女性意识卜卫Ifyouviewtheadsinthelightofgenderconsciousness,youwilfindalotofrolestereotypesinthem.Thesestereotypesroughlyfali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