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群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   田纳西·威廉斯   动物园   女性形象   主导地位   罗拉   女性主义   男性   阿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  
描述: 一、引言《玻璃动物园》(1944)是美国杰出的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自传性作品,该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第一部具有戏剧史意义的戏剧作品,对美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生动刻画了阿曼达.温菲尔德和她的女儿罗拉两位南方女性形象。剧中人
《宏村·阿菊》的前世今生
作者: 晁珊珊   来源: 小康(财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斯维加斯   灯笼   表达方式   国际化   宏村   演员   徽州   演出   女性形象   重新塑造  
描述: 历时五年,三易版本,中坤集团投资2.3亿元打造的《宏村·阿菊》,一改大型常规实景演出的"讲故事"路线,而用"秀"的国际表达方式,重新塑造徽州女性形象。粉墙黛瓦中,窗户被一盏盏红色的灯笼点亮,每一个窗户前都背靠着一个等待丈夫的女子,如果说黑夜把孤寂染得更深,那灯笼的忽明忽暗就给这些凄美的徽州女人点亮了希望。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张爱玲小说的解读
作者: 曹洁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曹七巧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   解读   写作心理   女性形象   胡兰成  
描述: 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坛中的一朵奇葩,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女性细腻的写作心理和艺术魔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张爱玲凭借着女性敏锐的眼光,用犀利的文笔创作着自己的作品,她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惟妙惟肖的女性形象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大都从自己独特的女性眼光入手,来向读者描述自
传统的祛魅与现代的困惑:两度西潮与中国女性戏剧形象的嬗变
作者: 宋宝珍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家庭角色   中国现代戏剧   祛魅   娜拉   易卜生主义   困惑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如果要了解现代中国女性的命运轨迹,戏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无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中国人的性别意识,深受传统的儒家学说影响,男权文化在社会和家庭领域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哈姆莱特曾经说过,"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这句名言用来形容19世纪以前的中国女性最为合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波伏娃认为,作为第二
A Mirror of Their Own:Representation of the Female Body in Sex and the City
作者: Lingling   MIAO   来源: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焦虑   生存困境   男权文化   都市   女性观   女性气质   自身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生命意义  
描述: 一本文通过细读美剧《欲望都市》文本中对于女性身体大胆的另类呈现,主张其作为一面女性主义的镜子,反映了女性的身体焦虑和生存困境。此外,该剧塑造的独立、自信、积极追寻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同时勇敢追求身体愉悦的都市女性形象,挑战了传统男权文化中主流媒体对于女性身体以及女性气质的话语呈现,为女性观众开启了通向自我认知的重要渠道,并以镜像方式赋予女性面对自己、掌控生活的力量和信心。
女性情感及女性命运的影像呈现:解读电影《孤恋花》
作者: 李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电影   女主人公   女性心理   白先勇   女性命运   影片   小说集   女同性恋   女性形象  
描述: 《孤恋花》是一部涉及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取材于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同名小说。白先勇是一位善于描写女性的作家,他自己曾经说过:"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他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最终都难免"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的悲凉命运。小说《孤恋花》固然是一部描写女性悲剧命运的作品,但是
论小说《好工作》对女权主义的解构
作者: 曾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戴维·洛奇   男权社会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思想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小说  
描述: 20世纪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各种探讨女性意识、女性权利问题的著作极大丰富了人文科学领域。这一趋势不仅使女作家们更加关注性别,似乎也让男性作家开始重新审视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也在其作品中加重了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其小说《好工作》①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年轻的女讲师罗
浅谈仕女人物画的审美
作者: 罗丽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美人形象   人物画   景德镇陶瓷艺术   题材   中国画   仕女形象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仕女画  
描述: 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由于古典美人形象至今仍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依然是现代大多数人心目中美人标准。所以仕女画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这块沃土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要读懂一幅画,审美是很关键的一步,下面就仕女画的审美阐述下自己的见地。
女性角度分析《青衣》的角色描绘
作者: 裴军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嫉妒   青衣   嫦娥   戏剧   艺术   女性角色   演绎   潜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一、"浅谈"青衣小说以《青衣》为名,那么,何为青衣?青衣旦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据着主要位置,多演绎命途多舛的女性形象,年龄一般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但是在小说中,对于主人公筱燕秋来说,"青衣"已不仅仅是一个戏剧形象,"戏台上的青衣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女性角色,甚至不是性别,而是一种抽象的意味,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种
郭兰英:想法让自个儿动起来
作者: 祝天泽   来源: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中国民族   百岁老人   高血压   中国歌剧   南泥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中国歌曲   高血脂   女性形象  
描述: 提起郭兰英,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学前幼童,几乎都听过她唱的歌。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她演唱的《北风吹》、《南泥湾》、《翻身道情》、《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等已成为中国歌曲中的经典。在歌剧舞台上她成功地塑造了喜儿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赵青一起并称"中国歌剧的两大台柱子"。已经82岁高龄的郭兰英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 1 2 3 ... 74 75 76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