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36 条
-
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下的《饥饿的女儿》
-
作者:
李培西
佘振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受述者
叙述者
女性主义小说
菲勒斯中心主义
母亲
故事情节
饥饿
叙事声音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中,“小说是一种死亡,它把生命变成一种命运,把记忆变成一种有用的行为,把延续变成一种有方向、有意义的时间。”的确,小说在叙事过程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事件,更为重要的是记录一段历史时间。用这句话来观照自传体性质的《饥饿的女儿》更无疑是深刻的。女作家虹影出生于1962年的中国,对于那个时代有着特殊的记忆,在她的笔下,唯一属于自己的只有个性化的语言和叙事。在“饥荒”的语境下,小说看似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成长记忆,深层次下的则是个人与历史之间的隐秘关系。小说也只能是通过人物和行为去展示那个个体
-
喊女溪
-
作者:
桑德拉·希斯内罗斯
熊裕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轨迹
童年
青年时期
记录
罗斯
青春期
小说集
故事
双重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
描述:
这是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由22个短篇故事组成,分为三个部分,记录了双重文化背景之下女性成长的轨迹——童年、青春期和青年时期。虽然每个故事主人
-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的四种视角
-
作者:
吴晓川
蒋忠波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电视节目
电视批评
女性观
女性角色
西方女性主义
受众
肥皂剧
女性形象
研究领域
-
描述:
复旦学者曹晋指出‘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乃是引领学术前沿的研究门类。(1)在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中,女性主义电视批评起步较晚。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影视研究的觉醒和成熟,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大西洋两岸一大批女性电影学者终于
-
性别文化建构视阈中的文学想象
-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想象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魔术师
-
描述:
杨映川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青年女作家,但从她的审美经验和叙事姿态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把她完全归类到"70后"女作家的阵营中。与一般的"70后"女作家相比,杨映川的小说创作没有步"美女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后尘,无法认
-
反叛与伤痛的象征:基弗艺术中的符号“连衣裙”探源
-
作者:
傅丽莉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象征符号
艺术
作品标题
象征意义
连衣裙
希腊神话
图像符号
女性形象
吉尔伽美什
-
描述:
安塞尔姆·基弗(AnselmKiefer,1945-)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德国当代艺术家,其作品有着纷繁复杂的符号话语系统。这些图像符号常常来自历史、文学和宗教典故,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连衣裙"是其中一个颇为独特的符号,它以绘画、摄影图片、雕塑和装置等多种
-
辛迪·舍尔曼影像的符号学阐释:以《无题电影剧照》为个案
-
作者:
赵功博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雅明
影像艺术
电影
艺术作品
组合轴
摄影机
符号学
女性形象
影像符号
机械复制
-
描述:
近些年来,作为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的本质、发展变化规律和意义的符号学被引入艺术领域,与许多艺术门类交叉形成如文学符号学、电影符号学、设计符号学等学科,为更好地研究各种艺术对象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艺术家辛迪·舍尔曼被认为是"最早以摄影作为媒介而充分渗透到绘画和雕塑等
-
迷失于想象界与象征界
-
作者:
邓瑶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男权社会
自我意识
父权社会
女性身份
镜像阶段
象征界
女性角色
认同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女性文学史上最早的代表作之一,《觉醒》被视为美国女性运动的里程碑,它使女性地位与女性生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努力挣脱男权社会下被制度化的女性角色,去寻求自我意识和精神释放的新女性。女主人公爱德娜自我意识的复苏,实质上是她在代表父权社会的象征界中寻求女性自我身份与认同的过程。她徘徊于想象界与象征界的心理历程,彰显了矛盾的女性心理与存在的女性需求,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在代表理性的象征界中寻求想象界中女性自我的无奈与宿命。 一、想象界:女性的存在自我 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是拉康关于主体理
-
都市的“女性”与“女性”的都市
-
作者:
赵元蔚
来源:
天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呐鸥
都市
男性人物
欲望
穆时英
城市生活
女性形象
小说
现代城市
女性人物
-
描述:
"上海的夜色是迷人的,大建筑的灯光,从黑暗的天幕下,五色缤纷向你闪着一万只瞬息不停的眼睛。这每一只眼睛都是黑而清澈,有长的睫毛,修然入鬓的黛眉……用她小小的朱红的嘴唇向我微笑着,微笑着。"叶灵凤在《未
-
女性广告的叙事策略
-
作者:
尹小玲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化妆品
目标市场
理想
女性消费
广告叙事
身体形象
幸福生活
身体效果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广告诞生以来,女性就是其青睐的对象,她们同时处于商品交换之循环的两个时刻——既是广告和商品美学中受宠的符号,又是主要的目标市场。我们所探
-
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
-
作者:
庄佳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传播过程
女性受众
西方女性主义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女性传播
传播内容
男性
媒介组织
-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媒介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传媒与女性主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媒介通过其传播内容间接地表达对女性的观点,而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媒介女性、女性受众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隐蔽地呈现出边缘化的特性。
<
1
2
3
...
66
67
68
...
82
83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