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著中的得与失
作者: 余美胜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思想   翻译策略   女性形象   父权语言  
描述: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转向,跨学科方法成为翻译研究的主要趋势。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伴随翻译与文化的结合而诞生,其主旨在于确定并批评促使女性和翻译处于社会和文学阶梯底层的主要因素。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家视翻译为一种政治诉求,提倡在翻译中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让读者听见女性声音的目的。张爱玲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曾在国内外掀起一阵“张热”。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一位翻译家,她的翻译成就一向为文名所掩。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张爱玲译著中的得与失,目的不在于评析优劣,而在于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
长篇小说《玉楼梦》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及特征
作者: 金玲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性格特征   江南红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玉楼梦》是朝鲜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其小说不仅规模庞大,表现力出众,而且在女主人公的性格创造上很有个性。《玉楼梦》的故事内容写的是书生杨昌曲一生遍尝爱情曲折酸甜、宦途风波苦乐的故事。他前后娶五女为妻妾。在爱情婚姻过程中,除因双方个人的思想品质而尝受的苦辣酸甜各种滋味以外,还有因内忧外患、朝政得失及官位升贬而导致的离合悲欢。《玉楼梦》人物众多,各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都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其中,江南红,碧成仙,一枝莲,尹夫人,黄夫人等五名女主人公各各个性万分,充满魅力。对《玉楼梦》的先行研究大部分重点
论岛崎藤村《家》中的女性
作者: 彭璐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岛崎藤村   男女平等   基督教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描述: 日本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岛崎藤村在其代表作《家》中塑造了十几位女性人物。迄今为止,有关《家》中女性的研究主要以种、仓、雪、丰世为中心,认为 4者虽存在差异,但都是受封建家族制度束缚的悲哀女性。这一观点有待商榷。其次,相关研究认为其成因是受作者身边女性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分析欠全面。其实,《家》中女性除了上述几位人物之外,另有小俊、曾根、福、爱、小仙、阿春等人,她们的存在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家》中的女性分为4大类,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具体形象进行了研究。 第一类:种、仓 两者是明治时期旧家女主人的代表,
许鞍华电影的现实主义解读
作者: 王玲芳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现实主义   许鞍华   风格演变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是华语电影圈里叱咤风云的女性导演,在男性导演占据大半江山的电影世界里,许鞍华以自己独立特行的风格立足于影坛,是香港近30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从影三十多年以来,她执导了将近三十部影片,虽然题材风格在变,但对人的关注不变,对历史环境与现实的触及似乎已经成了她创作的惯性思维,她多次问鼎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是香港获得国际声誉的重要女导演。许鞍华执着于表现现实,她的影片总是在不断探讨现实主义下的人物的命运走向。本文以许鞍华除鬼片、武侠片以外的十五部剧情片为研究对象,以现实主义为切入点,挖掘其作
关锦鹏女性电影研究
作者: 宋婷婷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电影叙事   关锦鹏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关锦鹏电影作品的细读,解读女性电影的发展过程和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女性电影的价值和意义。关锦鹏的女性电影不仅在叙事上侧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而且充分利用电影视听语言特点,在剪辑、叙事、声音等艺术表现形式上突出对女性角色的表达,形成独树一帜的关氏女性电影风格。关锦鹏的女性电影作品,深入挖掘女性的内心情感历程,能够从社会、家庭、情感等多个方面观照女性生活的状况,从心理层面进行解剖,寻求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对话语境。在关锦鹏女性电影分析过程中,对国内女性电影的发展起到启示的作用,表现出其现实
元代文言小说研究
作者: 杨秋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文言小说   独特性   民族融合   女性形象   记实性  
描述: 元代社会中,文言小说虽然在文学发展中不占主流地位,但是它也是具有文学研究价值的。由于所处的特殊时代,使它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其它时代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元代前期是处于与南宋、辽、金相互交叉的时段。因此,在作家与作品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从作品方面来说,时代的特殊赋予了文言小说作品的独特性,元代的文言小说基本上都具有记实性的特点,志怪志人小说有的还融入了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性特点,传奇体小说融入了新的文体,如《春梦录》开头的自序及作品中用到的书信体,《娇红记》中的诸多诗词的掺入等,这些都是在以前的文言小说中
《半边天》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达
作者: 陈磊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半边天》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性别平等  
描述: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媒介与女性”课题中的焦点问题,以女性主义传媒研究为依托分析媒介的女性形象,不仅可以考察媒介的社会性别意识、纠正其中女性形象的歪曲现象,同时可以探讨媒介在反映现实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继而引导两性和谐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半边天》是第一个面向全国观众的女性电视节目,也是播出时间最长的女性节目。本文以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为指导,选取《半边天》2010年144期节目作为样本,考察了女性人物背景、节目内容及声画细节,指出栏目的女性形象具有均衡、多元、生动和主体意识突出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男性话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广告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俊超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性政治暴力   性客体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气质”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都是自然化性别差异观点的直接产物。生物学结构的等级观念支配着包括广告在内的媒介和大众关于性别的话语,看似远离意识形态的商业广告,实际上却代表了包含政治意义的男性霸权文化,广告在性政治层面的暴力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广告的女性形象在隐性强化着两性不平等。
精神生态视域下的萧红小说女性形象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物性   男权社会   精神生态   奴性   萧红   女性形象  
描述: 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解读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指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呈现方式具有明显的动物性,其生命本真意义的失落折射出精神生态的扭曲与荒芜,而造成这种精神劣根性的主要原因是被男权社会的放逐.
混搭现代性与传统价值:日治时期台湾美术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作者: 谢世英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良妻贤母   父权体制   日治时期   台湾美术   女性形象  
描述: 混搭现代性与传统价值:日治时期台湾美术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1 2 3 ... 63 64 65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