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14 条
-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女性形象审美嬗变:从“德言容功”到“琴棋书画”
-
作者:
高方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文学
审美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叙事文学中理想女性的形象也一直随着人们审美态度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而转变。大致以唐代为界,叙事文学中的女性审美主潮从偏重日常实用和道德教化的"德言容功"逐渐过渡到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对生活品位和艺术气质的追求。而这一过程也即社会审美思想嬗变的过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时代背景。文学功用、女性地位和文学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变化。
-
中美报纸时尚消费报道中女性形象的跨文化解读
-
作者:
吴越民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美报纸时尚消费新闻
跨文化解读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媒介领域中,报纸等新闻媒体由于它所具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特征,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成为某种权威的象征。文章选取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主流报纸,对其中时尚消费新闻中的女性形象采用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国主导报纸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报道的现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共性与差异,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与传统性别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
《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中的女性形象刍议
-
作者:
韩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丽塔
母亲新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江健三郎2007年出版的小说《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以下简称《优》),以女性"樱"为主人公为中心展开小说,描写了樱的遭遇和反抗及其积极的行动。大江此前视角主要集中在男性,只是将女性作为辅助、次要角色出现;但这部小说将女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小说罕见地表达了大江的少女情节和浪漫主义情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中映射了大江内心的完美女性及其自身的化身;大江书写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边缘化的人和世界,作为母亲和新人的形象象征了希望和生命力。
-
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韩剧《清潭洞爱丽丝》为例
-
作者:
周怡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剧
清潭洞爱丽丝
韩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韩剧凭借其唯美的画面、浪漫的剧情、精美的制作成为中国观众追捧的热点。剧中所展现的服装、造型、美食、话语表达等都影响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本文以热播剧《清潭洞爱丽丝》为例,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剧中的女性形象,认为该剧的女性角色体现了工具化的自然人、镜像化的社会人、符号化的商品人和冲突化的自由人四重属性,并运用社会建构论、场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该剧女性形象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作为受众的我们,应现实化"清潭洞",平衡物质与精神;应认清自我身份,走出童话梦境,正视现实角色;在女性
-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中国哈萨克族与汉族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吴晓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萨克
民间叙事文学
汉语言古代叙事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会赋予女性形象不同的涵义。哈萨克民间叙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与汉语言古代叙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思想情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分析,揭示两者的异同及深层的文化内涵。
-
暗夜之烛:论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理想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谢寒星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道主义理想
茨威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在其作品中为世人塑造了一批光辉感人的女性形象,本文仅就其最脍炙人口的几部中短篇小说来剖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藉以管窥其创作过程中作者在她们身上所寄予的人道主义理想及其幻灭。
-
中西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同质与异质:以莎士比亚戏剧与元明清戏曲为例
-
作者:
颜晓英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文学作品
同质
异质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13世纪中叶至19世纪是女性受压迫最深重的时代,这一时段的女性开始反抗压迫、追求爱情、萌生独立意识。在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生活的叙事文学更好地体现了丰富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清戏曲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同质与异质进行探讨。
-
新时期电影的性别叙事与女性形象塑造:以黄蜀芹《人·鬼·情》《画魂》为例
-
作者:
张体坤
谢艳春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叙事
新时期电影
黄蜀芹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时期电影在性别叙事和女性形象塑造方面有着突出表现,以黄蜀芹《人·鬼·情》《画魂》为代表,二者以清晰冷静的性别意识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女性的另类生存困境,影片在叙事语言和视觉编码上均对传统银幕的男权话语形成了挑衅与颠覆,因而具有突出建设性意义。
-
“男降女不降”:晚清女性—国族话语与战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雷霖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国族话语
“男降女不降”
女性形象
-
描述:
"男降女不降"是晚清知识分子试图借助历史经验建构女性—国族话语的尝试。这种由隐性的"国民之母"和显在的"铁血英雌"所构成的话语脉络,显示出晚清女性—国族话语的冲突性本质。这一本质在此期战争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上得以激显。她们身上传统女德对高拔扬厉的英杰女才的制服,体现了以"男降女不降"引导的女性—国族话语"去女性化"的本质:与民族国家密切关联的"铁血英雌"实际上仍然只是皇权(男权)的衍生物或变体。
-
女性仍在被“忽悠”——《家有儿女》的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文丽敏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标准
《家有儿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广受好评,但该剧所传递的性别观念却是陈旧的、倒退的,编导使用双重价值标准处理男女两性形象,处处有意无意地歧视和贬损女性。
<
1
2
3
...
5
6
7
...
80
81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