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之一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从《乡村爱情》谈起
作者: 阎宇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题材   东北剧   乡村爱情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作为艺术,类型的成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电视剧也不例外,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电视剧类型的成熟是电视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国电视剧类型进行系列研究,梳理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发展历程,总结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创作规律,并尝试对电视剧理论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对各类电视剧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为“电视剧类型研究”系列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现状的研究。继《乡村爱情》一、二部之后,“乡村爱情三部曲”的终结篇——《乡村爱情故事》已于今年二月上映,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与此同时,《闯关东》、
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扬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击   父权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描述: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对从后维多利亚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他也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福斯特创造了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意识到了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努力要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在福斯特描述中的爱德华时代,女权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父权思想依然存在,男性仍牢牢地支配着女性
新世纪“女性主题”中篇小说研究
作者: 鲁国军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构成元素   “女性主题”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新世纪文学  
描述: 新世纪中篇小说的繁荣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纵观整个新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以女性为叙述主体或以女性结构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具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女性主题”中篇小说能在新世纪中篇小说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要归功于中篇小说在新世纪的繁荣,其次就是因为中篇小说与“女性主题”有着难以剥离的内在关联。这种内在关联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女性”和中篇小说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处在一个异质的地位,这也成为了促使二者相结合的一种内驱力;其次,“女性”和中篇小说都在各自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作者: 刘苗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杂志   时尚健康   女性编辑   女性形象   女性传播者  
描述: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那些年的知识分子
作者: 林筠昕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作危机   死亡意识   知识分子   人民大众   女性形象  
描述: 张贤亮是“文革”以后归来的作家中很活跃的一位,本文集中讨论了张贤亮80年代发表的三部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习惯死亡》,试图从时间脉络里梳理张贤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所折射出的时代印记,在风起云涌的80年代的不同的时间里对于同一段历史书写的差别。写于80年代前期的《绿化树》中,知识分子还未完全脱去对劳动群众的崇拜与对自身价值的怀疑,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最后还是由外力介入所破坏,张贤亮还是小心翼翼地企图在赞美劳动崇拜生命力与对知识分子的自我身份确认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而
神性的失落与寻回:波提切利圣母画研究
作者: 李研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绘画风格   圣母画   神性   女性形象   波提切利  
描述: 神性的失落与寻回:波提切利圣母画研究
童年·母亲·大自然:莫言小说基本叙事元素分析
作者: 曾庆利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艺术   大自然书写   语言风格   莫言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童年·母亲·大自然:莫言小说基本叙事元素分析
宏大历史中的女性叙事:解读《天下粮仓》
作者: 许晓春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差异  
描述: 《天下粮仓》问世的时候正值中国历史剧热潮时期。由于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或者叫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纷纷出炉,其中以戏说的历史剧居多。众多作品可谓鱼龙混杂,在繁多的作品里,打着戏说旗号而完全不遵循历史现实的作品不在少数。而作家高锋却并没有在经济利益之下走一条相同的道路,历史系毕业的他为自己的作品开辟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人物,还是本来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的虚构的人物,都不让人感到陌生和厌恶。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过程里打造出来的生硬人物,而是在以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为创作理念的前提
从恶魔到天使:论靳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石健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靳以   情绪化   民粹主义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使命的纯洁少女形象.<前夕>中还出现了静宜这样自愿放弃个人幸福、甘为家庭奉献的人物,既是作家的自我影像,也是坚守个体岗位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缩影.
论经典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程式
作者: 戴璐   山郁兰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明   艺术作品   程式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美术作品  
描述: 作为世间生灵的重要构成,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另一半形象,作为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女性,以其纯粹却又复杂的情态鲜活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单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是数量非常庞大的一个组成。我们如何将它
< 1 2 3 ... 58 59 60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