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82 条
-
《十七年<人民日报>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赵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议程设置
主体意识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是一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所建构妇女形象的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的妇女类文章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定量的和定性的研究,进而对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所建构的女性形象进行综合述评。第一部分前沿,首先指出国内外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主体意识、媒介的女性批判理论以及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理论综述,最后指出本文的学术和实用意义。第二部分绪论,分析研究《人民日报》和十七年的重要性。从宏观上建构了“意识形态建构者”的《人民日报》和“文化规范”的十七年的定义。第三部
-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谢瑞莲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非虚构小说
女性形象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
文化象征
-
描述: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被称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周日电讯报》上称赞罗斯拥有一支发光的笔,当代美国小说界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以作品的多产、艺术风格的多变以及主题上的不断创新而备受文学界的关注。他的创作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罗斯已创作的三十多部作品中,每部作品中都有性爱描写,里面的女性人物也一反文学和文化传统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强悍和温柔、反抗和顺从而强悍和反抗居多的特征。他作品中的女性也不再是男以往作家笔下的社会牺牲品,男性反而成了女性欺压下的牺牲品。对于罗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
-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探微
-
作者:
祁晓亮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当代华裔女性作家,她在过去近三十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人生阅历丰富,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作品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她在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历史、时代、人性的理解,并且对此有着艺术化的展示。严歌苓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对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观照,通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女性世界进行了新的诠释。因为作者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她的文学书写更具有跨文化相逢的意义,这也是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
-
水流墨痕总关情—浅析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毕双赛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墨人物
个性化形象
真情实感
女性形象
情感与形式
-
描述:
女性,作为绘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描绘对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情态存在于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人类的史前时期就已出现尚处在蛮荒之中的人们用最单纯的艺术语言勾勒出的女性身体轮廓;我国早在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也已有体态动人的女性形象。可见,无论西方还是我国,女性题材的绘画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水墨出现之前,中国画有关女性形象的创作被称为“仕女画”。画面中女性大多由富丽工整的方式表现,随着水墨写意表现方式的出现,画作中女性形象逐渐与这种表现方式相结合,形形色色的水墨女性形象层出不
-
W.C.威廉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阳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男权思想
女性形象
矛盾态度
-
描述: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诗歌史上一位重要而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他是一名全职的内科医生,但他却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现代诗学,这种诗学摆脱了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威廉斯以客观世界以及他所生活和工作地区---新泽西州卢瑟福---为背景,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他对诗歌的语言,形式以及内容进行了新的尝试并试图描写美国人真实的经历和美国本土的景色。威廉斯的诗歌充满着生动的意象,通常描绘客体而不是模糊的情感或思想,这正好体现了他的诗学观念---“思想仅寓于事物中。”在威廉斯的诗歌中,女人是一直以来令他好奇和困惑的一大主题。他的
-
王安忆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市井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吴海鹏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上海
王安忆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女性群体长期处于被控制、被压抑甚至被奴役的地位,女性的解放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自封建社会开始,文学作品见证了女性争夺权利的全部过程,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熏陶的新女性以文学为斗争的武器,通过塑造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女性形象唤醒更多深受迫害的女同胞们。而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界对女性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潮,女性文学、女权主义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当代女作家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言说着女性的成
-
草原题材油画作品中的蒙古族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世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情感
草原题材
审美取向
油画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油画作品中表现女性形象较为普遍,其外在形式与文化意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草原题材油画,绘画形式和表现主题上主要源自草原情结的审美取向为主。这种草原情结审美取向,是草原题材油画家群体对草原生活的表现源自心灵的主观偏爱和民族情感的体现。蒙古族妇女自强自立,朴实善良,敬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游牧生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这些历史传统已经经受考验和升华,在现代社会里已发展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有其积极的作用,应该大力提倡。蒙古草原养育了伟大的蒙古民族,蒙古妇女犹
-
永恒的女性:抗战时期中国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楠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人物画
女性形象
转变
写实
-
描述:
抗战时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女性形象具有历史的、绘画史的研究意义。对其女性形象的研究首先要对抗战时期的女性社会历史做解读;其次探索了抗战时期中国画创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表达;再次对抗战时期中国人物画技法转变与传承做探索;最后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国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看到它对后来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的影响。本文参阅历史学、艺术学、系统工程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以美术学理论(主要采用中国画美术史、美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历史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以及系统工程理论对抗战时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女性形象进行
-
中国歌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以三次高潮的代表作品为例
-
作者:
邓雅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次高潮
原野
江姐
女性形象
白毛女
-
描述:
本文选取歌剧史上三次高潮的代表作品《白毛女》、《江姐》、《原野》为对象,试图对剧中“喜儿”“江姐”“金子”这三位女主角的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究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手法中,所表现出的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以及女性形象塑造对中国民族歌剧的重要性。文章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中国歌剧中女性形象的概况,介绍选取“三次高潮代表作品”的意义和作品的影响。第一章主要简介了中国歌剧中的女性形象,强调了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女性人物形象在中国歌剧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三次高潮和其中的代表作
-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沙漠》、《流浪的星星》和《金鱼》为例
-
作者:
李双双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沙漠》
《金鱼》
女性形象
《流浪的星星》
-
描述:
勒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叶法国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在后期有所改变。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瑞典文学院颁奖辞说: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文艺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本论文主要对勒克莱齐奥三部小说中的四位女性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三部小说中四位女性形象的分析,试图揭示出勒克莱齐奥的女性立场及其观点
<
1
2
3
...
54
55
56
...
87
88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