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9世纪俄罗斯小说中的“天使”与“妖妇”
作者: 刘爽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世纪俄罗斯小说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描述: 俄罗斯文学画廊中闪耀着一大批女性形象,她们各具风姿、耐人寻味。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中更是不乏被浓墨重彩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发展状况客观决定了它具有父权制社会的显著特征,而身处其中的男性作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则必然带有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本论文尝试借运用女性主义批评中的“天使”和“妖妇”术语,借助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结合社会学批评和文本细读,对19世纪俄罗斯小说中的若干经典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解读。在理论术语方面,我们使用“天使&
时尚消费广告对青年女性性别形象塑造的研究-:以《时尚•COSMOPOLITAN》为例
作者: 贾军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杂志广告   时尚消费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尚消费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城市女性青年生活的一部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时尚消费广告中的女性性别形象,并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分析其背后形成的原因。 《时尚•COSMOPOLITAN》在同类杂志中广告刊载额最大,本文选择其为为个案,选取2008-2009年中8本杂志上共770则广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广告表达的情境、要素分析其呈现的女性形象,同时,以消费主义为视角,探求背后的原因以及对青年女性性别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 结果发现,时尚消费广告的广告女性形象和现实环境有所偏离,未
宋代文言小说中女性群像之探究
作者: 王怡斐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文言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本論文透過宋代文言小說女性群像之探究,掘發出其在承繼唐人小說之外,有別於唐代小說的獨特時代風貌,同時也印證了文言小說「市井化」的特色,及其對話本小說的影響與開啟作用。凡此,均說明了宋代文言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論文採用第一手資料,以文本細讀的方式,結合宋代婦女、歷史、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相關研究成果,分析小說中女性形貌、心理、人格,及女性面對個人生命遭遇、時代特殊文化背景,所呈現的生命姿態。同時以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女性形象」批評及敘事理論,來探討宋代小說家敘事策略背後,所蘊
河坝个歌-利玉芳诗作之客家书写研究
作者: 陈丽珠   来源: 交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意识   利玉芳   本土认同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係探析崛起於80年代的台灣本土女詩人利玉芳,其客家意識的發展脈絡,如何呈現在作品的關懷題材和書寫策略中。 經由文本引述、分析,梳理利玉芳的客家意識在創作過程中的發端與發展,受到當代政治社會環境、女性主義思潮和國家語言政策之影響,其作品書寫策略從獨自吟哦到放聲高歌,再到小調吟唱,分為隱微、激昂和清明三個階段,呈現流動之風格。 198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活的滋味》,在威權統治下,其客家意識萌發,將原鄉記憶書寫及對母語的憑弔,藉由同為「他者」的女性經驗書寫,悄悄發出「隱藏的聲音」。1996年
《诗经•氓》与〈孔雀东南飞〉比较研究
作者: 苏钰闵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诗   弃妇诗   乐府诗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國是詩的國度,在古代民歌中有很多是把婦女作為歌詠的對象。先秦兩漢時期的敘事詩主要見於《詩經》和漢樂府。透過〈衛風•氓〉與〈孔雀東南飛〉的比較,可以感受到封建禮教的確立,女性地位由獨立自主走向封建禁錮的歷史印記;還可以從不同視角揭示古代女姓的婚姻危機。此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源於民間歌謠,都具有「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二詩差異點在於,內容呈現的寬廣度、時代背景的影響力、塑造人物的鮮明度、以及敘事模式的完整度。 本篇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第二章先秦兩漢敘事詩概說
瀬戸内晴美の『花芯』について
作者: 嵇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花心”现象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濑户内晴美  
描述: 瀬戸内晴美の『花芯』について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两性关系的困惑
作者: 李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女性形象   精神危机  
描述: 索尔·贝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及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当代美国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赫索格》(1964),及《洪堡的礼物》(1975)在内的9部长篇小说,还有3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剧本和4部其他著作。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为贝娄的晚期佳作,集中体现了贝娄本人对当代社会婚姻,爱情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表现男女关系及婚姻恋爱主题方面极具有代表性,本论文
张艺谋电影的性别模式
作者: 徐晔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模式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张艺谋从1984年作为摄影开始拍摄电影《一个和八个》,之后在1987年作为导演执导演执导了首部影片《红高粱》,不仅开辟了电影创作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使中国影片扬名国际,由此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新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尤多拉.韦尔蒂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   女性形象  
描述: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中韩都市家庭电视剧女性形象及气质辨析
作者: 严明   叶佳妮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12辑)——城市史与城市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气质   中韩比较   家庭电视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选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韩都市家庭剧中的女性角色为样本,通过剧情分析、原因探究、影响作用等角度对两国女性形象及气质的构成因素进行研究。具体从剧中女性日常生活空间、细节化"闲聊"、职业状况和女性的审美取向这四方面入手,分析父权制文化、现实性别差异、男性审美要求和女性的自审等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中韩女性气质的形成有关。随着现代文明与本国社会文化的调合,两国女性气质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女性权益意识的
< 1 2 3 ... 48 49 50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