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 条
-
女性的挣扎 心灵的呐喊——《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历史地位
民族传统
托妮·莫里森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所罗门之歌》
小说家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罗伦城,自幼接受黑人民族传统及文化的熏陶。她毕业于霍华德大学,后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专攻文学,获硕士学位。她长期从事着编辑和教育工作,是美国当今极有影响的编辑、小说家、教育家、戏剧家,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扫描
-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影响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妇女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
-
描述: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理应树立性别意识,为提高公众的性别觉悟,为提高妇女地位、推进男女平等做出更大贡献。当前,电视广告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对社会的思想文化影响不可低估。所以,拍摄电视广告时,尤其应注意尊重
-
男权文化笼罩下的女性:认同者和叛逆者——中西文学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绿雨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叛逆者
叛逆女性
简·爱
中西文学
认同者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男权文化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物竞天择的结果,形成最原始的男权中心文化。而人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明史,又强化了这种男权意识。因此造成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群体的两极分化:对男权文化认同且有意就范的女性和对男权文化潜意识抵触或有意识反...
-
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全面颠覆──关于《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
作者:
白蔚
东辉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堂
男权社会
四方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孩
心理暗示
心理定势
性别角色
-
描述:
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全面颠覆──关于《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
试析唐传奇女性形象张扬的原因
-
作者:
黄定华
来源:
宜春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侠
女
奇
张扬
爱情故事
社会风气
女性形象
唐传奇
-
描述:
从唐代及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的分析入手,力图探究出唐代爱情传奇和豪侠传奇中女性形象涌现和张扬的社会原因,指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张扬对后世文学个性女性出现的母题性质。
-
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误区
-
作者:
袁卫华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识别效果
形象定位
现代广告
电视广告
误区
女性形象
媒体广告
人物形象
审美价值
-
描述:
在广告画面中创造一个鲜明生动的广告人物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记忆和识别效果,这是现代广告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纵观各种媒体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其中塑造的最多的莫过于女性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销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看到,大多数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定位极不恰当,普遍存在着下述几种误区。
-
封建末世女性生活的现实图景《儒林外史》写女性
-
作者:
虞卓娅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吴敬梓
《金瓶梅》
现实图景
封建末世
《儒林外史》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批判现实
-
描述:
《儒林外史》虽以描写士人为主,所谓“穷极文士情态”,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女性形象。她们不仅为针砭文士而起着“烘云托月,旁敲侧击”的作用,而且自身有着审美价值。可以说,《外史》中的女性形象超越了《外史》以前所有的小说,客观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女性的生活实况,并借以“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地批判着那个时代和社会。小说中有了这些女性形象,才构成《外史》一幅完整的世态世相图,从而也才形成《外史》批判现实的完整品格。
-
也谈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位
-
作者:
张振刚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广告人
传统型
定位
广告作品
商业行为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广告主
男性
-
描述:
近来连续看到了数篇内容相近的文章,都是对当前许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位不当表示不满。如女性多被表现为传统型的"贤妻良母",多属于在男性面前的被动角色,往往仅展示其外在的容貌形体,有时甚至带有某些色情化倾向,等等,看得多了,自然也被启动起一些想法,遂在此抛出,也跟
-
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意蕴
-
作者:
程思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曾树生
莎菲
“五四”文学革命
文化运动
丁玲
中国现代文学
个性解放
时代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发韧于“五四”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又依托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同时在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两条战线展开。这不仅革新了文学.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毛泽东为说新文化运动彪炳千古。从此,女性开始以新的形象步人文学殿堂,并一改以往奴婢、佳人等形象,显得异彩纷呈,蕴含着深刻的时代特征。现代文学的前期,我把大量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归纳为子君——莎菲类;把现代文学发展期中走向两极的大量女性形象归纳为曾树生——林道静类,前者趋于堕落,后者最终走向革命道路。而林道静类的追求革命的理想最后演变为白毛女模式,这是
-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观念
-
作者:
陆敏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人格
广告创作
洗衣粉
女性角色
性别歧视倾向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父权意识
男权至上
-
描述:
五光十色的广告词及形象渗透进每一个公共和私人空间,它们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亦在传播文化观念。这种文化的渗透力无所不在且越来越“深入人心”,成功地令受众视广告表意体系背后的意识为必然。其中,尤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广告正愈来愈多地传递出对女性不公正的认识、评价。由这种不公正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的父权意识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仍然影响着媒介广告制作。 目前,在中国媒介广告中,女性的形象、位置、角色较明显地显露出性别歧视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2
3
4
5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