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92 条
-
美国视野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坤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想象
他者
中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及至二十世纪初,美国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反复之中,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国作为美国视野中的他者,承载了作家本人所属社会和群体的集体想象,是不断被言说和被创造的。中国女性则是他者之中的他者,其在美国作品中的形象被赋予了大量的理想化、欲望化的想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之中,中田女性形象本身就是充满矛盾冲突的,更毋论与现实相较,本文拟从模式化、套话化、符号化三个方面归纳这种想象的特征。
-
也谈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运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市场
矛盾的统一性
以人为本
女性形象
-
描述: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它在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它既不同于新闻,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虽然它有社会性的一面,但其本质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与劳务为主要目的的商业营销行为,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运用寄予太多的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围绕市场中心。兼顾社会影响,做到平衡统一,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广告才是真正有效的。
-
也谈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运用
-
作者:
周晓黎
张敏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市场
矛盾的统一性
以人为本
女性形象
-
描述: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它在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它既不同于新闻,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虽然它有社会性的一面,但其本质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与劳务为主要目的的商业营销行为,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运用寄予太多的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围绕市场中心,兼顾社会影响,做到平衡统一,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广告才是真正有效的.
-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济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郝伟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济慈
浪漫主义
爱情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大量女性形象,并且融情于景,常以爱情为载体,将女性形象与其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诗歌理念统一起来,使女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互融合,折射了女性主义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
-
拯救与文学——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
-
作者:
杨攀攀
梁晶晶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宗教
女性形象
许地山
拯救
-
描述:
许地山在五四新文学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着为人生的理想,借助宗教救苦救难的羽翼,使其成为五四时期比较另类的作家。他的小说有很大一部分是抒写女性苦难的,本文便是以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视角,从中探讨其艺术观和人生观。
-
再现政治:社会性别视角的诠释:试论大众媒介建构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沁
来源:
新闻天地(论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大众媒介
刻板成见
性别陈规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
-
唐传奇到宋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内变原因
-
作者:
赵维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话本
平民化
女性形象
唐传奇
审美趣味转变
-
描述:
唐传奇到宋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几百年的嬗变,从描写人间的传奇人物转而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从女性身份、性格、婚恋观和情欲观方面来剖析这种内变的动因。其变化的轨迹,是贵族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是以文言小说单线发展走向以白话为主,文言、白话双线发展的过程。
-
浅谈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的自觉关系
-
作者:
李玲
李静
来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现实批判
民国电影
女性形象
启蒙话语
-
描述: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
浅析《黑暗的心》中女性形象塑造对批判殖民主义的功用
-
作者:
倪睿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谎言
命运
女性形象
殖民主义
-
描述:
《黑暗的心》是一部含义深刻、超越时代的小说,其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对真实的逃避和对虚无的趋从,探讨了非洲在欧洲文明教化面纱掩盖下的真相及其殖民主义的命运。
-
“善母”与“恶母”:从“女职”与“母性”观点诠释王祯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颜讷
来源:
淡江中文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母
丑角化
母性
恶母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禎和小說以實驗性濃厚著稱,不但在語言上創新,最特出的一點就是「寓莊於諧的喜劇傳統」。最明顯的手法,就是在形塑人物方式上採取丑角化,極盡所能的醜化其外貌、行為動作和言語,將之形象加以誇張、扭曲,使他們的「醜陋」能夠毫無保留的暴露。對於王禎和筆下人物形象塑造「醜陋化」的原因,許多評論家甚至王禎和自己都做了解釋,大部份集中在為「喜劇效果」運用的討論。但是,在閱讀王禎和小說文本後,發現其實還有男、女形象設定的差異。女人較男人更經常性被醜化。而女性角色也非全然被醜化,還可大致歸納成「善母」(賢妻)-形象塑造正常,
<
1
2
3
...
37
38
39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