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对亨利·詹姆斯与H.G.威尔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陈琼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维多利亚时期   H.G.威尔斯   女性形象  
描述: 亨利·詹姆斯和H.G.威尔斯身处相近的年代,同样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深受维多利亚文学的影响。在塑造女性角色时,二者有别于前人的“房屋里的天使”等,创造了更加勇敢、善良、独立的女性角色。然而,有别于女性作家笔下为寻求独立自我,思想解放而努力的女主人公,亨利·詹姆斯和H.G.威尔斯所赞颂的美丽勇敢的女性,仍然不能摆脱低人一等的身份和美梦毁灭的悲惨命运。同时,亨利·詹姆斯和H.G.威尔斯截然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与人生经历,使得二者看待女性的角度存在偏差,这也造成了二者笔下的女性角色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完全
多而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邵夏沁   来源: 文学教育(上、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男权文化   另外那个女人   女性形象  
描述: 多而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娇怯柔弱或不让须眉?─中华书局《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怡婷   来源: 编译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传统中国价值与刻版印象   福尔摩斯   女性形象  
描述: 娇怯柔弱或不让须眉?─中华书局《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以盲人的视角展示多彩生活——解读毕飞宇《推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云   来源: 中华少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同点   盲人   毕飞宇   女性形象  
描述: 《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作者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本文以《推拿》中的一群坚强乐观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盲女们的多彩生活。
浅谈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唐箐妍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拉戈纳尔   女性形象   布歇  
描述: 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宫廷艺术,这种艺术的特点是轻快、享乐、精致、细腻。这一时期的绘画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布歇和弗拉戈纳尔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绘画多表现贵族女性生活。弗拉戈纳尔作为布歇的徒弟,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布歇的绘画特点,但又在许多方面与布歇有很大的不同,他将洛可可绘画中的女性表现得更加精致,更加符合当时的审美趣味。
浅析董立勃小说《天边炊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
作者: 姬佳伶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边炊烟》   董立勃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人一直都是董立勃小说中的主角,她们的压抑、她们的叛逆都存活于只属于她们的故事之中。董立勃不断用笔尖触碰着这些下野地女人们的精神世界,试探她们的喜与悲。《天边炊烟》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是在1999年完成的,这也是董立勃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董立勃在《天边炊烟》后记中说,这本书首先是写给他自己的。《天边炊烟》一共有九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描写了一个男孩在下野地农场成长到青年的片段经历。《天边炊烟》中的“我”贯穿始终,代入感极强,由“我”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来讲“他们”生活的世界。而小说中的“他们”里,“她们”
性格的扭曲精神的病态——试从神经质性格视野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神经质性格”   女性形象   霍尼  
描述: 在张爱玲的笔下,那一类精明自私、老于世故的女性身上常常显现出焦虑甚至歇斯底里的精神症状,精神分析学家霍尼理论中的“神经质性格”正可以解释这种性格特征,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笔下这类女性人物的分析,挖掘其“神经质”性格的成因,并进而剖析张爱玲自身性格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 1 2 3 ... 34 35 36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