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以《故事会》(1963-1966)为例
作者: 李云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   农村女性   思想觉悟   社会主义教育   北戴河会议   家庭内部   社会主义新人   三妹   形象建构   《故事会》  
描述: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创作的一批革命故事在这场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中为配合兴无灭资的意识形态任务集中塑造和展示了一批"农村女性"的形象,支配这些女性在故事中行为和命运的是当时盛行的阶级话语,通过对阶级与性别话语对接的审视试图发掘女性形象建构的新的路径。
玄镇健初期短篇小说中的反抗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云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镇健   反抗型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20世纪20年代韩国进入了殖民地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变迁。现实主义小说作家玄镇健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塑造反映社会现实的女性形象。在其初期创作的大量短篇作品中,女性主人公形象鲜明,尤其是反抗型的女性形象,给人们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象。
以盲人的视角展示多彩生活——解读毕飞宇《推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云   来源: 中华少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同点   盲人   毕飞宇   女性形象  
描述: 《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作者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本文以《推拿》中的一群坚强乐观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盲女们的多彩生活。
世俗社会的人文关怀——谈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云海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承   高职高专   实践   创新  
描述: 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支生力军,承载着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崇高使命。高职高专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需要构建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哈格德域外历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云云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击   H?赖德?哈格德   域外历险小说   原型批评   女性  
描述: 在英国历史上,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从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一跃成为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领土的“日不落帝国”,同时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英国的文学也在这个时期大放异彩,各种文学流派层出不穷,其中带有浓重时代背景的历险小说文化传统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正如当代英国批评家马丁?格林在《冒险的梦想与帝国的事业》中指出:英国文学中除了伟大的传统外,还有另外一个传统,那就是注重行动与男子气概的历险小说传统。艾勒克?博埃默曾说过:“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典型的两大文类是三卷本小说和历险小说”。
从中国古代戏曲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李云辉   来源: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女性形象   戏曲  
描述: 中国戏曲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是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上绽放出的艺术奇葩。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女性意识真正的觉醒和抗争,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光彩鲜活的形象而历久不衰,成为文学艺术瑰宝和国家民族的财富。
消解诗意原乡的乡村女性——析《白狗秋千架》的暖姑形象
作者: 李云秀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狗秋千架》   消解   原乡   乡村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乡村叙事   诗意想象   叙述内容  
描述: 莫言于1984年冬创作了《白狗秋千架》,当时政治与文化上的诗意原乡正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坛。然而,《白狗秋千架》的“暖姑”一出现不但摧毁了原来乡村女性质朴、纯洁的形象,更消解了我们对原乡人性、审美的诗意想象。《白狗秋千架》是一个返乡的乡村叙事,与鲁迅的《故乡》一样,包含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模式,这类题材以叙述当下发生的事情为主,那么以当下为时间点,可以将所有关于原乡想象的叙述内容分为三个时间段:归来之前是对过去的原乡想象,归来之时是对现在的原乡想象,离开暗示着对未来的原乡想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暖
女性主义视角下林黛玉的生命意识探微
作者: 李云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独特新奇   林黛玉   女性主义  
描述: 所谓生命意识即主体对生命的认识与体悟,主要包括生存意识、死亡意识以及生命价值,时间因其为生命的重要参照体系而演化成生命意识的源头。作为《红楼梦》中最具诗意且悲剧气息浓厚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的短暂一生表现出了新奇而独特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追求生命自由和人格独立,重情任性、以爱情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最终归宿。从女性主义这一视角反观来看,她的独立自省、主体觉醒意识对她独特生命意识的构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促成她诗意人生和悲剧氛围的自然绾合,同时在以男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掀起了女性主体觉醒的微波细澜。
佐藤春夫台闽旅行之「支那」文化想像
作者: 李云翔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想像   殖民地   〈女诫扇绮谭〉   陈三五娘   大正文学  
描述: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1892-1964)於大正九年(1920)訪台三個月,旅行期間又接受總督府博物館代理館長森丑之助的建議,渡海轉往福建遊歷,旅行見聞多載於《南方紀行──廈門採訪冊》、《霧社》,更衍生出〈星〉、〈女誡扇綺譚〉等篇饒富支那文化想像的小說作品。本篇論文嘗試以文本比較的方式進行討論,首論《南方紀行──廈門採訪冊》與〈殖民地之旅〉跨越國境、語境的旅行經驗,次論南戲戲文《陳三五娘》與改編小說〈星〉不同的創作導向與文化意涵,終論〈星〉、〈女誡扇綺譚〉兩篇小說所營造的支那文化想像寓含了怎樣的作者意緖與時代
论妇联在扶持农村新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以吉林省为个案
作者: 李云香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联   扶持   新经济组织   农村  
描述: 妇联扶持农村妇女参与新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村妇女地位、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及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适应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成为新形势下壮大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课题。农村新经济组织作为新兴产物,应运而生,从中崛起的以农村女性构成的各类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作为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本着以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旨,对妇女成立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