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不同的方式 共同的探寻-《倾城之恋》与《纪念》女主人公的异同
作者: 尹妩婧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钱钟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在动荡的20世纪40年代,众多作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与钱钟书的《纪念》从不同层面刻画了在那个特定时代下的女性形象,两者相交相补,共同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下女性的共生相、众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浅析苏童小说中女性人物命运的相似性
作者: 马俊杰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   命运   相似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苏童,这位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当代青年作家,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苏童笔下众多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经历了相同或相近的生命历程,从苏童对这些女性生命历程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苏童对于女性的独特认知.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新闻传播  
描述: 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以女性主义视野看莎剧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蒲仲慧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女性的视角,以分析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流露出的女性观念为基础,通过对女性形象、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他的作品中女性观的实质三个方面解读莎士比亚剧作中矛盾的女性观,以及从中所渗透出的以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男性中心意识及其社会根源。
浅析汉族典范组合表现特征及存在价值
作者: 丁妮   来源: 辽宁高职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族   典范组合   女性形象  
描述: 从中国民族民间舞典范组合女性形象的表现特征入手,分析自身的编创规律与表现特征,从而反思现今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课教学与舞蹈编创,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汉族民间舞教材与作品创编强化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性建议以资借鉴。
生就的悲剧还是悲观的定位
作者: 王萍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因为女人》   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向我们展示了在男权文化的大背景下女人生存的悲哀,作者认为女人最终都要走向毁灭。这是她作为女人生来就决定的。女人的命运真的是无法改变的吗?还是作者对女人有固着的偏见?本文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力图揭示作者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价值与不足。
女性主体自我意识的复苏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执着   黄真伊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中,关于女性的文化地位的研究始终处于边缘位置。本文通过对韩国电视剧《黄真伊》的解读,立足于女性主体本身看待黄真伊的命运变迁、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塑造女性形象。黄真伊对爱情的执着,对艺术的执着,对名利的淡泊,对友谊的忠诚,其真挚坚忍的性格尽显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感悟与觉醒。
有限而光彩的非主流:试论十七年短篇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形象
作者: 朱丹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十七年短篇小说创作作为长篇史诗性作品丛林夹缝中长成的一种小说样态,历来关注度不高。事实上,它的出现是对史诗性宏大叙事主流的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冲击。本文着眼于十七年短篇小说创作中所集中塑造的两类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与知识分子形象,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依托,找寻本时期小说创作的闪光点。
女人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鞍华   关锦鹏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香港电影新浪潮战将中唯一的女性导演,将众多的女性形象搬上荧幕,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传统妇女到知识女性再到小市民阶层妇女,而另一位在香港电影界关注女性的男性导演却把目光投向了妓女、女明星、中产阶级家庭妇女。不同的性别身份以及不同的成长经历使得两位导演关注到不同的女性群体,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关注点自然也不相同。
无奈与苍凉——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姜宛铮   来源: 海外英语(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人性悲歌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多对女性世俗性生存进行还原式的描写,在这种描写中,渗透着她对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清醒认识.她以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洞幽烛微,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奏响了一曲曲人性的悲歌.女主人公们或是丧失了爱的本能做了婚姻的奴隶,或是为了金钱放弃亲情,或是失去理性产生了精神的变异与扭曲.她们共同构筑了一个苍凉的世界,其间蕴含着作家深层的女性关怀.
< 1 2 3 ... 33 34 35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