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穿越“此岸”与“彼岸”的艺术探索
作者: 李旭玫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徐訏   女性形象  
描述: 徐訏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并且各有其不同的外在轮廓和内在性格,她们的出现和存在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的画廊,但是现在对于其小说女性形象的相关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其单个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简单梳理,很难看到整体的女性形象在徐訏小说中呈现的情景和流向。本文就试图对徐訏选择女性形象创作的动因以及其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类型、审美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徐訏的女性观以及其形成的复杂的思想根源,以弥补徐訏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的空白。 文章从四个部分对徐訏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徐
男性镜城中的蹒跚前行
作者: 暴媛媛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女性形象   两性和谐  
描述: 回顾影视发展的百年历史,从电影诞生之初到电视剧成为大众传媒的宠儿,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形象可谓贯穿始终。单就中国大陆影视作品而言,女性形象可谓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有之,隐忍坚强有之,活泼青春有之,冷艳无情有之。处于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她们,性格各异而色彩纷呈。正是女性形象的存在,使得影像世界不再单调乏味;更是由于女性形象所肩负的关于女性命运、女性生存困境及对未来理想的思考,使得我们可以透过浮华、喧嚣的影像表面看到每个不同的时代对于女性的体认。本文运用媒介与社会性别理论、消费文化等理论,着眼于研究新世纪之初的八年
梅卓小说研究
作者: 王文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卓   新古典主义   藏传佛教   女性形象  
描述: 本题以长期勤奋创作、近年来日益引起评论界关注的藏族女作家梅卓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将探讨的范围覆盖梅卓的小说创作。全文分三章。第一章是“梅卓小说的女性人物”论述梅卓给予长久关注和重点表现的女性人物。本章具体分析了梅卓笔下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高蹈爱情理想的当代藏族青年女性形象、身处各种复杂关系的中年藏族女性形象、忠贞宽容的老年传统藏族女性形象,归纳了这些女性人物的共性:外在形态的美丽;内在性情上的温婉而坚忍,备受艰辛却依然舒展自然,宿命却达观。带着为何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面貌迥异的问题意识,从藏族文化心
优雅与梦幻
作者: 黄敏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罗   成因   女性形象   象征主义  
描述: 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法国象征主义画家,以描写古代神话和宗教题材的绘画而闻名。莫罗绘画中重复出现着的各种女性形象引人注目。国内外学者们对莫罗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一般概括而简略,而且部分国内学者在谈到莫罗的绘画中女性时,多是仅提到莎乐美,这对了解莫罗笔下的女性绘画是远不够的。本文将以莎乐美,葛拉蒂亚,萨福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学、图像学等方法对其画中女性形象作深入地研究,揭示画家蕴藏在其中的思想,关注其社会意义。
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 康迪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抗抗   现代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抗抗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主流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不可多得的思考型的女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颇为繁荣的文化景观中,张抗抗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和对“唯女性主义”的警惕,坚持开放的文化视野和超性别的写作。她始终从超前的人性视角切入女性生命,试图突破时代的压抑,在现实伦理与理想价值观的错位中观照女性及人类的尊严、生存价值及前途命运,竭力引导人类通往真正的“自由之途”。纵观张抗抗小说,可以发现其创作具有突出的“与时俱进”特征,但女性及其命运却是其始终不变的关注对象。某种意义上,
刘向《列女传》研究
作者: 卢夏平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影响   女性形象   《列女传》  
描述: 刘向一生几经宦海沉浮,不仅目睹还深受外戚、宦官之害,在无法身居要位匡扶朝政的情况下,他采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希望以此尽自己身为皇室宗亲的绵薄之力。刘向在《列女传》中以男性的视角来叙述,塑造了他心目中期待的两类正面女性形象,一类是必须“法”、“则”的“世基”,主要是《母仪传》、《贞顺传》和《节义传》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其中宣扬的妇德、妇行成为后代女教、女学再三强调的基本行为准则;另一类是可“扬荣名号”的“世颂”,刘向认为女子如果贤明、仁智或辩通,并用它们来相夫教子,兴国显家(这是对女子的更高要求,不一定都要做
毕飞宇创作论
作者: 银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主题   创作题材   毕飞宇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近年来崛起势头极为迅速的一位年轻作家,毕飞宇以他丰厚的创作实绩在喧嚣热闹的新时期中国文坛独占一隅。凭藉着对终极意义的执著追求,对历史本质的追寻揭露,对人性深层的叩问探幽,对文化与文明的深沉思考,对诗性的坚守以及自然率性、朴实机智的文风,毕飞宇形成了极具个性魅力的艺术风格,并受到文学界和评论界日趋广泛的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毕飞宇其人其作的评论却多限于对他单篇作品的解读,尤其是集中在他的获奖作品如《青衣》、《玉米》等篇目上。因此,本文拟在对毕飞宇的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其创作题材、主题、人物形
卡夫卡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
作者: 徐丽娜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卡夫卡作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作为现代派文学的一代宗师,读者对他的解读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卡夫卡研究蔚然成风,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探索“卡夫卡之谜”。卡夫卡一生没有结婚,但是从他出生、成长、成人到死亡,身边却从未缺少过女性,这些女性对他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也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因此无论是通过考察卡夫卡生活中的女性,还是通过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为我们更加确切、全面、真实地理解卡夫卡夫卡开启了一扇门。本文首先描绘了卡夫卡生命中颇为重要的三位女性,记叙了她们和卡夫卡
张爱玲与聂华苓后期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骆丽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语创作   女性形象   故国回望  
描述: 张爱玲和聂华苓作为20世纪的重要作家,她们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但是生活地域、家庭环境和个人才情的不同又使她们的创作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比较文学角度出发,以两位作家后期创作(离开大陆后主要是在美国的创作)为文本,分析跨文化语境对两位作家的影响和创作表现出的异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生经历、母语创作、故国回望和女性形象。两位作家在美国最终都选择了用母语继续创作,张爱玲是一种被迫,聂华苓是主动的追求。虽然生活在美国,中国文化和过去生活经历对她们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她们的作品和逝去的中国息息相关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作者: 常凤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元曲   女性形象  
描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它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关注。在文学史上,该故事一方面成为诗词等抒情文学中经常山现的典故,另一方面对爱情题材叙事作品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爱情杂剧中出现了大量赞美并效法卓文君私奔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待爱情大胆泼辣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潜藏的民族心理、创作心理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相如文君故事这个角度观照元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正是在梳理元代以前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
< 1 2 3 ... 31 32 33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