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用品广告文案的套语分析
作者: 薛翠微   林玥   来源: 应用写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文案   女性美   中国内地   使用频率   用品   后现代广告   主要表现   女性形象   广告套语   广告词  
描述: ,中国内地的广告业历经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的过程,时间虽短,变化却几乎是翻天覆地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女性美貌和青春的描述调查表明,在女性用品的广告画面中,女性形象约占99%,广告文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套语是对女性青春和美貌的描述。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柔、
古希腊女神与女人的两种角色
作者: 刘扬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人的世界   奥林匹亚   亚里士多德   希腊神话   雅典娜   潘多拉   宙斯   希腊人   女性形象  
描述: 古希腊女神与女人的两种角色
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
作者: 屈雅红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   “身体叙事”   女性话语   中国   女性心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文学理论  
描述: 女作家徐坤在她的小说《狗日的足球》里,写了一场足球比赛。看台上,到处飘散着男人用语言贬损女性的声音,女性观众却找不到发泄自己愤怒情绪的语言和字眼。作者意味深长地感慨:“所有的语言都是由他们发明来攻击和侮辱第二性的,所有的语言都被他们垄断了。”
试析广告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成因
作者: 杨芳芳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大众传播   《广告法》   中国   广告角色   广告作品   价值取向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通过解读大众媒体上的广告中大量存在的角色单一、模式固定的女性形象,阐明其实质是一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分析了这种性别歧视产生的内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从"命运的悲歌" 走向"生命的辉煌"——《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侯耀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胡兰   人性   观众   人物性格   少年   红梅   人物形象   豫剧   女性形象   冲击力  
描述: 大型清装豫剧《风雨行宫》,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时的开场戏,从1993年至今,已经演出了近二千场。剧中的主人公金桂,这个在封建皇权的压抑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形象,走进了观众的心里。在金桂身上,既有封建制度重压下的奴性,又有她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人生追求,她的单纯、质
选美 娱乐美女还是美女娱乐
作者: 冷艳锯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选出   娱乐   新闻发布会   健康美   新中国   主办人   文化素质   心灵美   女性形象  
描述: 2003年11月下旬,笔者参加了一场关于"首届中国小姐风采大赛"的新闻发布会。照例有主办人慷慨激昂地发言说:"我们不是简简单单地选美,而是要选出健康美、心灵美、智慧美的,代表新中国女性形象的中国小姐。选拔关键是看佳丽们在慈善活动中的表现和她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传统文化素质……"
仪态动人——动作修补
作者: 雨萱   来源: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坐姿   站姿   正式场合   走直线   女性形体   女性形象   站立的姿势   仪态   自然放松  
描述: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章启月、电视节目主持人张越、王小丫等一个个优秀女性形象,她们既代表自己又代表国家和公众形象,无论坐、站、行都是那么得体,让人钦佩,这是因为她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了美感。
神州最“魅”看璐瑶
作者: 刘京燕   来源: 科学养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狐   京燕   影视研究   哈尔滨   栏片   魅力   电视台   女演员   女性形象   国内外  
描述: 哈尔滨出美女,这是早有的公论。很早出道的青年女演员王璐瑶便是其中之一。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专栏片头就采用她的形象——一双特写的眼睛,被誉为最具魅力的心灵之窗…… 她从雪山飞狐走来,一路如她的名字那样,塑造一系列清纯的、风尘的、英雄的等等动人的女性形象,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她还是中以影视研究院最年轻的院士。
赫尔穆特·牛顿
作者: 王晶   来源: 英语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人像摄影   时尚   牛顿   时装摄影   作品   风格   女性形象   摄影家   摄影师  
描述: 译者点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惊世骇俗的主义遍地开花的时代,几乎所有盛行的思潮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赫尔穆特·牛顿作品中对性的大胆追求与描述正是当时主流文化遭受冲击的表现之一。在那样一个松动的环境中,他的显影了西方社会性现状与性幻想的图像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欲望的象征。牛顿本人也成了各种时装杂志的宠儿,名震天下。他作品中的女性以一种冷漠、孤傲、咄咄逼人的姿态走向世界。她们强大、危险、挑衅的个性在牛顿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牛顿在赋予自己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赋
“杂剧班头”笔下的女角戏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班头”   女角戏   《蝴蝶梦》   《金线池》   元杂剧   关汉卿   人文关怀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华戏曲多写女性形象。可以说,以人文关怀为底蕴的女性关怀是东方戏曲与身俱来又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这种情结,在元杂剧作家笔下得到了鲜明体现。戏曲文学史上,杂剧班头关汉卿就是擅写女角戏的高手之一。由金入元的他是元代前期杂剧界的领袖级人物,玉京书会中最有名的书会才人,其人其戏被《录鬼簿》记载并被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首。以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锦阵花营都帅头自居的关汉卿,熟悉市井生活和勾栏伎艺,终日混迹其间,偶倡优而不辞,很可能还带过戏班玩府游州,行艺江湖;
< 1 2 3 ... 25 26 27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