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妆品广告中的男女形象
作者: 薛小庆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刻板印象   化妆品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大多数广告所展现的男性形象,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成功人士、英雄豪杰或生活的享受者,与诸多矮化女性形象的广告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从传播学、社会性别学以及男性意识形态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的广告男女形象分析入手,试图解析当前化妆品广告中男女刻板印象形成的类别、原因以及对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对化妆品广告中男女形象的未来变化提出看法。
十里山花寂寞红:略探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情调与女性意识
作者: 崔舜华   来源: 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三十年代女性作家   萧红   女性形象  
描述: 萧红,是一颗迅速殒落的流星,在少壮年华就贫病而逝的她,留下的却是无比丰富的文学宝藏,供後人在阅讀之中,细细地挖掘、領会她那独特的写作视角、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对人性生死的表达、以及珍珠般闪耀於文本之中的女性意識。本文拟以主题式进行探讨,以萧红的小說文本作为主要探述对象,去探析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情调与女性意識。 本文拟以萧红一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为主,从文本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去探讨作者如何书写她们的处境与遭遇,如何刻划女性在压迫与贫穷等困境中,为自己的生存或抗争、或承受、或默默顺从的种种生命姿态与情感,以及作者
《简爱》两种译本中男女形象的比较研究:在女性主义视域下
作者: 何玉萍   来源: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的作品。作者通过女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选择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曾凡海、吴江皓的两种译本比较,他们对男女形象的不同译法,来揭示女性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认同。
男性视阈中期待的完美:《京华烟云》中孙曼娘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作者: 景浩荣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孙曼娘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京华烟云》中的女性人物孙曼娘对情感、命运、生活、爱情的态度四个方面来详细描述和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并从男性视野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女性形象形成的历史根源,揭示在男权意识与话语下女性形象的无语状态。
迷惘中的放荡——海明威笔下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作者: 拓俊杰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战争  
描述: 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所创造的"硬汉形象",更是成为了文坛独特的一景。但对于他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却一直众说纷纭,多有偏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文本入手,客观地分析了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并对她们进行分类比较,以希挖掘出当时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及海明威本人对于女性的独特关注。
《聊斋志异》女性角色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刘华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聊斋志异》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塑造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家庭生活中的悍妒之妇和贤德之妇,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智之妇。她们分别作为落泊书生孤寂心灵的安慰者和苦难生活的拯救者、封建家庭德政的维护者,以及一种并未真正走向自主自立的"可敬"女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女性所背负的沉重的封建礼教的精神轭套——她们在总体上并未真正地展现出当时女性本真意义上的情感和欲望。
《简爱》两种译本中男女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何玉萍   来源: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的作品。作者通过女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女性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选择了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曾凡海、吴江皓的两种译本。通过比较他们对男女形象的不同译法,来揭示女性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认同。
出走与走出:曹禺剧作对叛逆女性的命运探索
作者: 李霞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出走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在早期的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塑造了如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情感丰富、性格各异、命运多艰的女性叛逆者的形象,她们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从无觉悟和无反抗到觉醒到彻底的醒悟,最终勇敢地冲出封建藩篱,投奔光明,表现了曹禺对封建旧制度下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憧憬与肯定。
《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
作者: 朱荣梅   杨亚丽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传统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女性审美视角主要包括外在的容貌、形体,内在的品德、性情,这四方面均可对应于意象:花、水、玉、月来表现。后世文学不断吸收这些丰富营养,并继承和发展,形成女性审美传统即女性与花水玉月文化割舍不断的民族血缘情结,也造就中国古代整体审美典范,更多崇尚的是与女性审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中和、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
对唐传奇《任氏传》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艳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氏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女性主义  
描述: 《任氏传》是唐传奇中的经典名篇,其中女主人公任氏多被定位为一个热情追求爱情的下层妇女形象。但我们运用女性主义的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分析,可发现隐藏在文本之后的男性对于女性群体的物化、忽略、规范和控制。
< 1 2 3 ... 23 24 25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