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苏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 宋艳   来源: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小说   悲剧色彩   女性形象  
描述: 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丧失了传统美,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女性对男性盲目崇拜。正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论元水浒戏对女性形象的道德评判
作者: 张福洪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戏   道德评判   程朱理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现存的六种元杂剧水浒戏中,刻画了两类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戏中对已婚妇女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善恶评判,往往是单方面站在男性的立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思想偏见。水浒戏中刻画的正反两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剧作家宣扬当时妇女是否遵守妇道贞节的鲜活教材。
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及作家的妇女观浅析
作者: 叶帆子   来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杂剧   女性形象  
描述: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都散发着女性独立自尊的光辉。她们往往能为了维护爱情和自尊,积极地与封建势力斗争,甚至甘愿牺牲性命。本文从关汉卿的几部较为重要的杂剧出发,分析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
从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女性观
作者: 罗惜春   来源: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舍小说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老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女性意识比同期的现代作家们要厚重得多。老舍笔下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女性形象,其审美范式与其女性形象构成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对老舍小说中女性观的探讨对解读老舍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具有独特意义。
女神、女人、女妖:《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系列探析
作者: 褚大庆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记》   女性形象  
描述: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
论李清照词中女性形象的中性化
作者: 胡秀春   来源: 文化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   唐宋词   女性形象   中性化  
描述: 古典诗词中,男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来写的,是男性言说的代符号,因此呈现出普泛化、类型化的特征。例如晚唐花间词中出现的大量代言体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作为主体呈现的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欲望和审美的客体。而李清照则在她的词中塑造了中性化的真实的女性自我形象,体现出女性作者冲破男性强势话语的胸襟。
戴着枷锁的天使:琼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邓桦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琼瑶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分析了琼瑶的爱情故事,认为她塑造了一群美丽大方、贤淑善良和纯情脱俗的女性形象。指出那些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却很难表现出现代人独立不倚的自审意识。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已固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从中反映出的女性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上。
托尼·莫里森《爱》中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东风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描述: 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爱》中刻画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梅和朱尼尔。通过女权主义的方法,分析这两个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
《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亚博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动支配   女性形象   依附  
描述: <围城>中几个女性的婚恋、家庭观念,尽管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最终归宿却惊人的一致,即对于男权社会的自觉依附.文章从<围城>中苏文纨、鲍小姐、唐晓芙以及孙柔嘉等几位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着眼,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探析.
谈《西厢记》女性形象与元代俗文学
作者: 齐涛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厢记   平民化   女性形象   俗文学  
描述: 元代俗文学占主流地位,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更多地进入了元杂剧作家的视野,得到了关注和歌颂。在俗文学占主流地位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些女性形象身上表现出了平民化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本文分析了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身上表现出的平民化色彩,并从创作主体的平民化、欣赏主体的大众化、审美情趣的世俗化等方面,分析了俗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 1 2 3 ... 11 12 13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