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89 条
-
烛影摇曳处的幻灭:从《诗经》汉乐府爱情诗看中国妇女的历史悲剧
-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爱情生活
弃妇诗
封建社会
中国妇女
汉乐府民歌
爱情诗
《诗经》
女性形象
历史悲剧
-
描述:
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史是一部人性被压抑、戕害的历史,而中国的女性又处在重重压迫的最底层,她们的身体遭受着非常人能承受的催残,她们的心灵,她们的爱情也无可避免地被封建社会的儒学礼教(严格意义上的礼教在宋代方始形成,此处指广义的礼教,意即封建社会的一系列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各种要求和仪节.)诗教所吞蚀.恩格斯曾指出:任何社会里,妇女解放的程度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让我们循着中国诗歌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过对《诗经》、汉乐府爱情诗的分析比较,看看中国妇女的历史悲剧是怎样产生、形成以至最后定型的,为研究以后各代妇女沿
-
“后退”:谢晋的女性叙事策略
-
作者:
刘宏球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叙事策略
女主人公
拯救者
新时期
谢晋电影
母亲
《芙蓉镇》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后退”:谢晋的女性叙事策略刘宏球1众所周知,谢晋的成熟与成名是从执导获得第一届百花奖的《红色娘子军》开始的,而《芙蓉镇》的完成则标志着中国影坛上的一位世界级电影大师的诞生。纵观谢晋的创作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其镜头总是对着中国革命进程中各个时期的女性,...
-
妇女神学初探
-
作者:
陈宽容
来源:
金陵神学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神学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基督教
圣经
妇女选举权
神学思想建设
国教会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前中国教会谈论的主题,是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全力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使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时代对中国基督教的要求,也是中国基督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三自爱国原则是办好中国教会要坚持的原则,是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
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韦萍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简·爱》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家庭教师
女权主义
罗切斯特
家里的天使
女性形象
-
描述:
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
赏心悦目的《秦龙画集》
-
作者:
刘小沁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画
中国壁画
纪念性建筑
人类生存空间
装饰绘画
现代重彩画
民间故事
人体速写
敦煌壁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赏心悦目的《秦龙画集》刘小沁秦龙祖籍河北,1939年生于四川成都。长期就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美术编辑,是中国现代重彩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60年代初,他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抱着画壁画的愿望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一条自己的轨道——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崛起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心态小说
内心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地平线
-
描述:
女性文学当然与女作家有关,也当然与写女性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女作家写的作品和所有写女性的作品都可以称作女性文学。美国伊丽莎白·詹威提了一个界定的标志,指出女性文学“所探讨的将是那些从妇女的内心世界描写她们经历的女作家”,这是十分可取的。她认为:“产格意义上的妇女文学的作者认识到妇女的生活道路与男子的不同,她们想调查这些不同之处。至少她们下意识地知道需要用一种不同度数的镜片才能清楚地看到它
-
传媒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取向
-
作者:
潘绥铭
刘光华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传媒工作者
女性主义理论
社会性别意识
相关分析
女性主义者
男女平等
离散度
社会学研究
女性形象
显著度
-
描述:
传媒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取向
-
藏地佛教密宗的大乐人生
-
作者:
林继富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天女
以欲制欲
大乐
乐人
佛教密宗
菩提
藏地佛教
人头骨
女性形象
欢喜佛
-
描述:
藏地佛教密宗的大乐人生
-
《花影》抒情艺术的美感特征
-
作者:
尚侠
徐冰
来源:
日本学论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抒情艺术
女主人公
作家
小说家
作品
心理世界
女性形象
大冈升平
二十年
-
描述:
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读日本译论界关于《花影》的文字,新奇之中不免常常伴随着疑惑。然而,人类之于艺术美的鉴赏,毕竟不会由于批评流派与观点的迥异而毫无共通之处。这部中篇小说“是无与伦比的安魂曲,在它的后面,作家肯定象个孩子似地在哭”。这话,便讲得颇为体得。
-
倪萍:自述与自视
-
作者:
倪萍
胡晔
王学锋
来源: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格
主持人
观众
人的个性
电视台
综艺节目
文化视点
女性形象
文化知识
艺术学院
-
描述:
倪萍:自述与自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