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议《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吕金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直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而诞生于封建社会晚期的《聊斋志异》中却描绘了大量有现代特色的新型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自主、独立、不屈的优异品质。
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韩艳红   来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悲剧心理  
描述: 张爱玲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乱世中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冷静地审视女性本体的不同外表,洞察她们的心灵,大胆地揭示出女性的心灵痼疾,描绘了人生的荒凉,写尽了世间的俗世俗物,展示了奇异沉重而凄美的历史画卷。
论《沧浪之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尤龙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大为   《沧浪之水》   女性形象  
描述: 阎真在他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里围绕主人公池大为塑造了三个主要的女性形象:自命不凡的许小曼,圆滑世故的屈文琴,贪婪庸俗的董柳。本文试以这部小说为文本,对这三个女性人物形象加以解读。
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瑛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绵竹年画   色彩   女性形象  
描述: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选材多样,造型生动有趣,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年画作品讲究构图对称、完整、饱满;内容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试析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田玉敏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青小说   梁晓声   女性形象  
描述: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知青文学作品。在知青文学的文坛上,他执着地用自己的笔端记录了知青生活的心路历程。从知青下乡到知青返城,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了倾心的关注,塑造了一组青春群像。对梁晓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知青心灵历程。
论《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宇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描述: 《呼啸山庄》通过两个家族的传奇历史塑造了四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耐莉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家庭天使"的典型。凯瑟琳、伊莎贝拉和小凯蒂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爱情、反抗压制,既展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又透射出身处男权社会的思想矛盾。其间渗透着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情感。
《撒谎的村庄》女性形象的"镜头感"
作者: 陈日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一平   镜头感   女性形象  
描述: 凡一平擅长镜头似的语言描述,他并不讳言作品主动谋求与影视的结合的事实。在小说《撒谎的村庄》中,作者用镜头似的语言和主人公蓝宝贵照相师傅的身份以及他的镜头里韦美秀、吴欢结合起来,造就了两位处于"镜头深处"的女性形象,颇具镜头感。
浅析陈若曦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倩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若曦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移民小说  
描述: 自开始创作小说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以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爱情、婚姻、家庭为支撑点,通过不同的形态展现其特别关注的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通过分析陈若曦移民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来阐述作者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当代女性从盲目走向觉醒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金石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艳艳   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石记》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男性作家总是依据自己的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来塑造自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此,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几乎都带有一定的男权色彩。当代作家马玉琛在《金石记》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着浓郁的男权意识,这一方面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探寻有了一定的困惑。
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作者: 何双秋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形象   形象生产  
描述: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90以后<中国妇女>杂志中的女性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分析.概括出新世纪女性形象的复合性特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与简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 1 2 3 ... 9 10 11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