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周芳芸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女性形象研究》出版
作者: 魏仁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个性感悟   文学作品   学术论文   形象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   人文关怀   悲剧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周芳芸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女性形象研究》出版
张爱玲解读女性命运的独特方式
作者: 史瑛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作家   塑造人物   文化的边缘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意识   人生的安稳   女性命运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命运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得在这块古老土地上亲眼目睹女性悲惨命运的青年知识分子将女性放在历史的天平上,重新审视她们的地位与权力,力图唤起沉睡已久的在…….
新世纪的汇报
作者: 金梅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新世纪   北京京剧院   学员   毕业论文   汇报演出   广东汉剧   女性形象   《计算机基础》   中国戏曲  
描述: 在世纪之交,第一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员们完成了他们三年的学业。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绩,从1999年12月29日至2000月15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了“迎接新世纪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习汇报演出”。第一届研究生班的学员有中国京...
“三言”“二拍”所显示的男女平等意识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三言”   男女平等   男子   《二刻拍案惊奇》   丈夫   “二拍”   女性形象   《醒世恒言》  
描述: 在我国明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中 ,写恋爱与婚姻题材的占了很大比重 ,成就也最高。这类小说以赞赏、肯定的笔触 ,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活 ,可敬可爱 ,富有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 ,替广大女性发出了要求在婚姻、家庭、乃至教育、参政方面取得平等地位的呼声 ,表现了作者、编者对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虽然其中有些描写符合封建礼教的传统思想 ,但是 ,其进步之处还是有反封建与接近近代之思想 )。学习和研究“三言”、“二拍”中的男女平等意识及其历史成因 ,对于当前彻底清除“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封建
穿出靓丽身材
作者: 暂无 来源: 体育博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纵向排列   身材   自身特点   女学生   臀部   女性形象   表现自身   泳装   分体式  
描述: 各式泳装所勾勒出的女性形象全然不同,精心挑选泳装则更要注意自身特点,胖身材、瘦身材都可以用泳装表现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连体式泳衣是最保险、古典的泳装打扮,对于害羞的女士来说,是个极佳的选择。平角式泳衣对于不愿意表现自的女学生来说,是保证安全的一道防线。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会显得腿短,所以要慎重选择。对于臀部扁平的女士来说,选一款下身带裙摆的泳装非常合适,既可以从视觉上美化臀部线条,又可以表现腿部的优美。连体式泳衣可以使胖身材的女性看起来更苗条。双色拼接的款式非常适合胖女士穿用;色彩的纵向排列及拉链的运用
广告:为啥爱拿女人尊严是问
作者: 阿辉   来源: 连锁与特许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规范   女性美   女性尊严   表现手段   文化品位   女性权益   洗衣机行业   社会公共秩序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在生活中常被看做美的代言人。美丽的女性,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有动人心魄之处。很多广告以女性为表现手段也不难理解。不过,时下的一些广告却存在着一种有意无意地损害女性形象的倾向,女性美被扭曲、被丑化、被玷污,甚至被当做商品。 笔者问过许多同事,她们都很讨厌街头的妇女用品广
谈谈《生死场》里挣扎着的女性群体
作者: 殷路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生育权   劳动妇女   生存权   中国现代文学   生死场   萧红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沉沦和挣扎的,应特别推出冰心、丁玲和萧红。冰心笔下的“淑女型”女性形象,“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诗的女神》)。丁玲笔下的“叛逆型”女性形象则无一例外是那些心灵上负着苦闷的创伤的年轻的绝叫者。萧红笔下的“挣扎型”女性形象则是“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沉的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人生的劳动妇女。”(陆文采《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第99
曾卓的潜在写作:一九五五--一九七六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年诗   主观战斗精神   现实主义   女性意象   曾卓   公开发表   文学史   女性形象   潜在写作   中国知识分子  
描述: 曾卓的潜在写作:一九五五--一九七六
河州“花儿”中的女性美浅议
作者: 董克义   来源: 甘肃民族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独特   意境   民族音乐   苍凉   曲调   旋律   女性形象   审美视角   “花儿”  
描述: 河州“花儿”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意境,用炽热的情感,苍凉的曲调,高亢、粗犷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丰富着祖国的民族音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河州“花儿”以热烈、淳朴、优美的语言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西北高原女性美与风采。
成功化妆的战斗者:评花木兰及动画电影《花木兰》
作者: 夏小燕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呐喊   女神   美国   复仇   自身   主人公   场面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阶层  
描述: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其第三十六部大型动画电影《花木兰》,两千多人的动画师历时四年参与制作而成。它因其动画片的制作、画面等特点,以一种轻盈、新颖的姿态,跃出美国近年来兴起的伪女权主义电影的泥淖(其中女性形象被扭曲成冷艳的复仇女神,如《风舞狂沙》;满身男性肌肉的英雄母亲,如《未来战士》;心理受压制的变态女子,如《性、谎言、录像带》等等)。该电影却站在与女性同样边缘的地位,发出有着特殊音质的呐喊。以求得其主人公和自身的中心地位。这部电影场面宏大,音乐动静结合,人物形象生动幽默。尽管在中国票房平平,但却
<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