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6 条
-
丁玲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诗瑶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解放区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丁玲是一个重要的旗手。作为奔赴延安的第一位知名女性作家,丁玲为解放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以丁玲的几个典型文学作品为例,探究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
试论《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陆璇璇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女性形象
-
描述: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塑造了多位女性形象:有贤妻良母型的,有为爱痴狂型的,有纯真无害型的,有放纵情欲型的。她们以各自的秉性与心理,在马贡多谱写了多样的人生,展示了女性的独特魅力。
-
打破刻板:电影《刀马旦》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戴延青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直以来,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徐克的电影中都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徐克从不把自己电影中的女性往传统妇德典范的标准来塑造,这也是徐克区别于其他男性导演之处。其导演的《刀马旦》作为一部"三个女人共演的一出戏"在当年充斥着"阳刚美学"氛围的香港影坛并不被看好。而最终在影片呈现出的三个女性形象,却是颠覆了电影银幕上女性只是作为"花瓶"存在的刻板印象。
-
《老友记》中女性形象的解构与符号化
-
作者:
李娜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老友记
女性形象
符号化
-
描述:
美国经典喜剧《老友记》以友情为主题,通过日常化的叙事手段,以线性结构呈现了人物之间轻松、诙谐的关系。在此主题下,剧中男女形象的分工明显趋向男性中心主义。本文通过对剧中女性形象的解构与符号化分析,旨在表明,在《老友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依然没有摆脱父权文化的影响,并且在无意识中流露出男性中心主义的特征。
-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中女性形象的创新
-
作者:
吕津歌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
当代
女性形象
创新
-
描述:
在历史悠久的国画历程中,女性形象都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当代,生活的改变给画家们的创作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他们善于从现在的生活中去发现更适用于当代艺术创作的东西,发现新的题材,新的融合以及新的材料去创作。本文以当代工笔女性形象的创新和发展为主要切入点,对当代的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进行简单分析。
-
论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永刚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H·劳伦斯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劳伦斯在小说作品的创作中塑造了各种典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共同之处即独立自主、追求自我价值与自我意识。在劳伦斯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日益增强自我意识、经济独立等,这种现象既是当时英国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更是工业文明迅速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表现了劳伦斯对女性的理解与关注。
-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祁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狐仙鬼怪
女性形象
-
描述:
鲁迅说:"《聊斋志异》中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1]《聊斋志异》中有着众多出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多是反对封建统治的,并在思想上属于所谓的叛逆者。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审视,便
-
美国李清照文学作品英译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葛文峰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英译
李清照文学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婉约词宗"李清照的诗、词、文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传统中国女性形象在进入美国文化圈、被异域翻译家译介之后,塑造出了4种带有美国文化痕迹的女性形象——"才女"、"女酒徒"、"怨妇"与"奇女子"。这些与原作形象或近似、或迥异的被重新构建的形象是中美两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对此,我们不应一味地予以批判,更应该看到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对当前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
90年代韩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搭讪》为例
-
作者:
赵炳尧
来源:
读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殷熙耕
韩国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90年代韩国文学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众多女性作家的出现。尽管在韩国近代文学史上也不乏有女性作家,可是进入90年代之后,有更多的女性作家登上文坛用她们特有的描写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对韩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殷熙耕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是对在9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断隔以及人们对爱情的渴望等社会现象的反应。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90年代韩国社会女性群体的缩影,对研究韩国9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以殷熙耕《搭讪》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例,对韩国90年代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
-
从《画皮》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辉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登顶之作。其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绝大多数是描写女性的作品,其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有开拓性的发展。作者对她们寄寓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是《画皮》中的女性性格特点更为突出。《画皮》是《聊斋志异》中最具特色的故事之一,可以说《聊斋志异》塑造了无数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个性鲜明,情节委婉动人。蒲松龄笔下塑造的女性主要有两类,一类人物是:作者虽然赋予了她们奋飞的能力,却折断了她们腾飞起来的翅膀,没能做到真正的独立。另一类人物是:作者赋予了她们新时代的精神,这显示了作者矛盾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