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作者: 张静淼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绘画   艺术审美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备受艺术家们关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审美方式造就了绘画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魏晋时期的清秀雅致美、唐代的丰腴开放美、宋元时期的市井质朴美、明清时期的羸弱病态美,等等,这些女性形象都反映了艺术家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审美与文化状态。
潘玉良与莫迪里阿尼绘画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张翘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迪里阿尼   女性形象   潘玉良  
描述: 潘玉良与莫迪里阿尼的油画作品在各自文化的陶铸中形成了独具个人表现力的艺术风格。两者绘画中的共同题材都是以表达女性形象为绘画主体。本文将从两者绘画中女性形象异与同的视角出发,对二者进行比较阐述。
《假如爱有天意》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周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假如爱有天意》塑造了过去与现在的多个女性形象,本文以该电影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为中心,分析她们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物形象,结合女性主义的观点,讨论作为韩国传统爱情电影的《假如爱有天意》对于韩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
从闺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看李白的情感世界
作者: 王小艳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闺情诗   李白   情感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闺情诗,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无不倾注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浅析电视剧《欢乐颂》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认知
作者: 李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知   欢乐颂   女性形象  
描述: 影视文学作品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较为独特的文化形式,由于受众广、关注的人多,影视文学作品必须起到关照社会生活、引领社会价值评判等作用。因此,影视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必须传递出某种文化认知。本文从一部名为《欢乐颂》的国产电视剧中分析其女性形象,并试图从剧中的女性身上寻找真、善、美等品德,同时对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定位进行反思。
春晚小品《喜乐街》女性形象的再现研究
作者: 李昕昕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乐街   再现   女性形象   春晚小品  
描述: 媒介女性形象作为媒介产品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各类媒介中均有不同形式的再现。春晚作为我国主流价值和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媒介平台,在春晚中的女性形象再现具有多重意涵。本文以2015年春晚小品《喜乐街》为研究个案,通过台词文本编码的方式,解析以"女汉子"和"女神"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的再现方式及其背后意涵,发现尽管小品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多元且具有一定的抗争意识,但并未能脱离男性话语和刻板话语的掌控,女性有限的抗争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民间话语等多方力量的消解。
彝族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与意蕴研究
作者: 苏斐然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民间故事   意蕴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多样,具有独特性、生动性和可感性。这些女性形象,是彝族优秀伦理道德观的反映、彝族传统社会角色定位的折射、彝族传统习俗的反映、自由奔放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写照以及彝族社会女性审美追求的体现。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历史文化意蕴丰富而深刻,反映了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的特有内涵,记录了彝族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轨迹。
松本清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陈潇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推理小说   松本清张   女性形象  
描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松本清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的艺术特色、其推理小说的社会性、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等方面。也有研究者针对其某一篇作品出发,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如对《雾之旗》的研究等。这些以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对松本清张的作品进行研究为我们研究松本清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松本清张作品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松本清张的女性观、女性主体的话语意义三个方面,对松本清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丁玲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及原因
作者: 曹琳   来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原因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五四时期,追求思想进步的丁玲笔下涌现的是莎菲、梦珂这样冲破封建禁锢的女性形象;左翼时期,追求革命的丁玲笔下刻画的是丽嘉这样陷于革命与爱情两难中的女性形象;抗战时期,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丁玲着重描写的是贞贞、陆萍这样勇敢无畏的革命新女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有一个转变过程,而转变的原因又与丁玲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丁玲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探讨其转变的原因,来深刻感知这位与时代同进步,关心时事的伟大女性,深刻感受其小说的魅力。
我国家庭剧女性形象传播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 李超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剧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描述: 家庭剧发展至今,其女性形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侧面记录了我国社会的变迁。本文认为,未来家庭剧女性形象建构应平衡剧中女性年龄结构、城乡背景、家庭属性与社会属性,为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 1 2 3 ... 77 78 79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