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今工笔人物画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
作者: 金童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塑造   古今工笔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艺术绘画发展,艺术绘画的创作以及表现形式会因为时代不同产生不同影响。纵观整个艺术绘画发展过程,各个时代画家无不对女性的画作创作题材非常感兴趣。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女性画作的创作以及绘画中内涵,我们需要对古今工笔画中女性形象塑造方法以及表现手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相关女性工笔画作的创作思想。
黑暗中的舞者——《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含冰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外婆的日用家当》   女性形象   黑人文化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文学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大女儿迪伊回乡探望母亲和妹妹的“寻根”之旅,表现了长期受到歧视、压迫的黑人文化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所受到的强烈冲击。本文通过对三位黑人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探讨了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黑人文化的传承问题。
平行研究下的曹禺与易卜生:出走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车力格尔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   出走   女性形象  
描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一生创作颇丰,共写了二十五部戏剧。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浪潮在欧洲大陆上风行的时候,易卜生深受其影响从60年代后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现实主义写作,试图从家庭关系中透析社会疾病和人的心灵。于是就有了引起轩然大波的《玩偶之家》(1879)。中国话剧在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与易卜生有紧要的关联。出现了一批“易卜生式”的戏剧作家。我国戏剧大师曹禺,不仅在思想观念上深受易卜生的影响在艺术手法也受其影响。其广为流传的代表作《雷雨》中所关注的家庭问题。使他们在世界剧坛上占有一席
解析电影《明月几时有》中方姑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启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月几时有》   方兰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明月几时有》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的最新力作,于2017年7月1日在中国上映,讲述了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以及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故事。本文旨在通过
女性主义关照下吕克·贝松影片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石钰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克·贝松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兼具法兰西诗意风情又融合了好莱坞商业气息的导演吕克·贝松,作为法国电影界甚至国际电影界的一个传奇,被称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作品中不断表现爱与拯救的主题,并将影像上升到人文主义高度,有别于好莱坞塑造的“硬汉式”的英雄主义形象,在吕克·贝松的影片中女性成了主要的角色,而男性开始沦为性别的附庸,退居配角。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吕克·贝松一直竭尽全力在电影中塑造独立自主、豪放不羁并且勇于颠覆传统性别观念的新女性人物形象,笔者试图从“新女性”这个新的视角出发,用有关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理论,充分挖掘吕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父权制   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几年美国好莱坞动画在女性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颠覆与创新,《疯狂原始人》《勇敢传说》和《冰雪奇缘》三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画影片,大胆摒弃王子公主般的爱情主题,浓墨重彩依次刻画了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个性鲜明的小伊(Eep),梅丽达(Merida)和艾莎(Elsa)。三位主角聪慧勇敢、能力超群、独立自强、反抗桎梏,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特质。有思想的洞穴人小伊,执着追随内心渴望,挑战父权律法;崇尚自由的梅丽达坚持自我,反抗传统联姻;天赋异禀的艾莎公主自我救赎,挣脱社会压制和贬抑。这些新兴女性形象对帮助现代独立女性寻求自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略谈
作者: 赵文娟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娅   贝基   女性形象   《名利场》  
描述: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杰出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并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贝基、艾米丽娅等女性人物形象。本文将从简要介绍《名利场》的故事梗概入手,从不同角度简要探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黑暗中的舞者》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作者: 尹珂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   《黑暗中的舞者》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盛顿底层社会的故事,影片通过对一个在异常艰难状态下的母亲莎玛的描述,展示了挣扎在底层社会女性的善良、坚强、独立和内心的挣扎与恐惧,以及作为母亲所独有的伟大和无私的爱。这份爱,诠释出了人间爱的至纯至善,让每一个人动容。本文旨在通过对主人公莎玛的角色分析,展示出女性的崇高与善良,以及当今女性在社会上举重若轻的地位。她们同男性一样,用自己的爱与坚持诠释出了生命的意义。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作者: 董奎玲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女性形象   熏子  
描述: 《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经典著作之一,主要以舞女"薰子"作为描述对象,将薰子传统美、少女情怀、卑微地位、崇高精神及坚强个性都细致刻画出来,塑造一个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本文以"薰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体会川端康成女性形象刻画艺术的魅力。
驱散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论当代台湾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孙慰川   王欣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形象   台湾电影  
描述: 20世纪60至70年代,台湾电影里的女性形象被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所笼罩,她们被矮化、边缘化和色情化。80年代,大胆反抗男权、走向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登上银幕。90年代以来,女性形象更趋多元化,并受到酷儿理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当代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被刻意歪曲、到被努力还原、继而被深度探究的嬗递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当代台湾电影与菲勒斯中心主义艰难博弈的过程。
< 1 2 3 ... 55 56 57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