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朱秀娟——关注女性命运的台湾女作家
作者: 张炯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台湾作家   女权主义   现代主义   女性命运   文学史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台湾文学  
描述: 朱秀娟女士是台湾作家中有特色的一位.她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她特别关注女性的命运.她迄今创作小说、散文二十多种,且以创作长篇小说为主.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不仅荣获1984年中山文艺奖,而且连续多年成为台湾的畅销书.关于她的创作,大陆学者撰写的多种台湾文学史和小说史,都给予相当地位.因而可以说,她的名字对于关心台湾文学发展的祖国大陆广大读者并不陌生.
婚恋关系的悲剧况味——萧飒《深巷斜阳》的美丽与凄婉
作者: 古继堂   来源: 台湾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人物   悲剧   复式   封建婚姻制度   女性命运   心理描写   婚姻自由   男主角   婚恋关系   短篇小说  
描述: 台湾小说界有两位同名同姓的小说家。他们共名“萧飒”,均为名家。但是,他们同姓不同性(性别),同名不同性(个性)。由于他们享有盛名,均有巨大实力及自己的天空,因而并行不悖,从未发生过名誉授权诉讼。这两位男、女作家萧飒,又均以描写女性生活,刻画女性形象见...
张爱玲解读女性命运的独特方式
作者: 史瑛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作家   塑造人物   文化的边缘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意识   人生的安稳   女性命运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命运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得在这块古老土地上亲眼目睹女性悲惨命运的青年知识分子将女性放在历史的天平上,重新审视她们的地位与权力,力图唤起沉睡已久的在…….
抒张个性 追求自由: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女性形象
作者: 王艳荣   来源: 学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中行   封建宗法   读书界   生存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命运   知识女性   系列小说   弱女子   人格独立  
描述: 提起梅娘,在40年代的读书界是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的。1942年北平的马德增书店和上海的宇宙风书店,联合发起了一次"读者喜爱的女作家"调查活动,活跃于上海沦陷区文坛的女作家张爱玲和东北
神圣的祭奠──论女性在中国电影中的位置
作者: 陈晓云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导演   中国电影   女性独立   中国当代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价值取向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神圣的祭奠──论女性在中国电影中的位置陈晓云文化的发展时常显示出一种悖反现象。在数千年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男尊女卑”几乎成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即使在女性地位已然有了根本改观的今天,这种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相反,...
前尘幽弦——庐隐及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高月艳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琐事   松文   心理刻画   海滨故人   女性命运   早期作品   庐隐   人生理想   知识女性   亚侠  
描述: 前尘幽弦——庐隐及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生活不相信眼泪
作者: 田爱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义   双重生命   女性命运   装饰物   合成体   知识女性   弱女子   秦瑶  
描述: 基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电影《女人·TAXI·女人》凭借“两个女人一台戏”的情节框架,塑造了两位性格迥异却同具魅力的女性形象。出租车司机张改秀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合成体”。她泼辣直爽,却又胡搅蛮缠;她侠肝义胆,却又俗不可耐;她不屈从权势,却又斤斤计较……但是,她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强者。单凭她能在由“力、速度、惊险”构成的三维空间粗野奔放潇潇洒洒闯世界,就令人刮目。当然,此职业更足以显示其强悍的,则是她帮助秦瑶战胜了两个最凶恶的敌人——外界的恶语与内心的软弱,挽救了秦瑶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生命。至于秦瑶,显然是
新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开拓与创新
作者: 周陈晨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   审美价值观   性别政治   女性角色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男性   创新  
描述: 武侠文学是极具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与审美价值观的一类文学形式。新派武侠小说借江湖写人世间,不仅接续了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同时也改造和提升了
作为人性的证明——当代小说塑写女性形象的深层意识
作者: 李运抟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妇女地位   女性世界   苏童   深层意识   “三从四德”   女性命运   梁晓声   当代小说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一个被忽视或回避的话题我们确实无须奇怪中国当代小说对女性世界所表现的极为关注,也不必奇怪小说家们对女性命运的悲剧性问题显示了特别的敏感与同情。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女性在漫长光阴中曾饱受“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压迫,她们的生存及其变化理应得到格外的关注,还由于女性命运与妇女地位的如何,常常能够有力地显示出某个民族或国度的文明程度的状况。不过,我们却应该仔细的考察小说家们是如何在运用这种能衡量文明程度的“试金石”的。因为在这
温情背后绵延的悲凉——评迟子建的《第三地晚餐》
作者: 孙彤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视野   男权文化   勒斯   陈青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人生旅途   《倾城之恋》   实利主义   迟子建  
描述: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文化体制逐步走向开放的当下,一批女性作家仍在执着探寻女性命运在现代社会中的跌宕起伏,书写她们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彷徨和在男权文化体制压制下的心灵压抑、扭曲及反抗,同时也对现代文化体制进行冷静的思索和审视。《第三地晚餐》所展现的依然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她们在菲勒斯中心的压制下产生的精神裂变。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都带有浓郁的悲剧主义色彩,她们在男权文化体制的桎梏之下,或顺从地承受,或疯狂地颠覆,或理性地抗争。但都带给她们精神上的迷失,步入生命的困境。
< 1 2 3 ... 14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