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命运】搜索到相关结果 246 条
-
《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晶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悲剧
女性命运
历史场景
-
描述:
《玫瑰门》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在这个玫瑰色的国度中,尽管岁月在不断的流逝与轮回,但始终不变的却是女性的悲剧性命运。本文通过对《玫瑰门》中历史场景下的女性形象分析,揭示女性的悲剧性存在。她们就如同一朵朵让人怜爱的花朵,尚未绽放就被无情的扼杀。
-
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靳婷婷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悲剧意识
曹禺
-
描述:
曹禺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对这些形象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无论她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努力,其命运最终都走向了悲剧。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集中反映了曹禺的以同情妇女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些女性形象也说明: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只能靠自己的独立,否则就会丧失自我,而走向悲剧结局。
-
探寻女性觉醒的轨迹——论《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孔玲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小说《玫瑰门》
女性觉醒
-
描述:
铁凝的长篇代表作《玫瑰门》,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以司猗纹为代表的庄家三代女性痛苦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作家对特定历史天空下的女性命运冷静的审视,并试图以理性的思维寻找女性自我救赎之路。
-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叙事
-
作者:
李晓红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女性命运
历史思考
女性形象
-
描述:
莫言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社会生活、身体表达三方面书写了父权制文化重压下女性的命运遭遇。莫言用长篇小说凸显了女性生命的本能释放,赋予了她们更多的独立权,他以男性化视角,为女性命运叙事发展创造了新思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本文从叙事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层面,对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叙事进行探究。
-
一曲乡村女性命运悲剧的挽歌——论《玉米》中的“性与权力”叙事
-
作者:
何丹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空间
性描写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描写了玉米、玉秀,以及玉秧这三位农村少女的不同人生,三部曲讲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包含的却是作者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反思。《玉米》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性与权力。在权力叙事和大量的性描写中,《玉米》深刻地展现出了乡村女性逃脱不出权力之网的悲剧命运。
-
一曲乡村女性命运悲剧的挽歌
-
作者:
何丹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空间
性描写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描写了玉米、玉秀,以及玉秧这三位农村少女的不同人生,三部曲讲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包含的却是作者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反思。《玉米》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
-
一曲乡村女性命运悲剧的挽歌——论《玉米》中的“性与权力”叙事
-
作者:
何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空间
性描写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描写了玉米、玉秀,以及玉秧这三位农村少女的不同人生,三部曲讲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包含的却是作者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反思。《玉米》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性与权力。在权力叙事和大量的性描写中,《玉米》深刻地展现出了乡村女性逃脱不出权力之网的悲剧命运。
-
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女性命运和形象分析
-
作者:
谢淑娴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汉魏六朝乐府诗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魏六朝乐府诗中重要的文学形象“女性”反映了当时女性普遍受到不公的礼教束缚、爱情婚姻的命运捉弄,却以内在美和外在美兼备的形象扮演着功不可没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在历史上或文学史上的意义不容小觑。
-
论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
作者:
李徽昭
李继凯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鲁迅
小说叙事
女性命运
-
描述:
本文尝试将叙事学与社会学紧密结合起来,对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书写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鲁、莫作为中国现当代两位杰出作家,先后塑造了诸多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生产生活、身体与性表达三方面,鲁、莫深刻书写了男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处境与命运状况,不同的是,莫言以多元繁复的长篇叙事形式强调了生命本能的自然释放,他笔下的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身体支配权、经济权;鲁、莫笔下的女性命运状态与各自的文学立场、女性观及叙事风格有关,二者以他者化的男性视角,为女性命运发展提供了一种审视路径,也创设了各自具有个性化
-
电影《万箭穿心》李宝莉女性命运解析
-
作者:
李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社会文化
女性命运
-
描述:
2012年底上映的电影《万箭穿心》改编自湖北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虽然遭遇票房炮灰,但影片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李宝莉的女性形象,这个形象兼有现代女性的泼辣、强势和传统女性的善良、坚忍,其悲剧的命运发人深省,究其根源在于传统社会文化对女性言说的阻断,生活在现代语境和传统观念夹缝中的女性面临言说自由的困境。本文将从传统婚恋观、两性观念、女性道德观念等方面探讨传统社会文化思想对女性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