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叙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130 条
-
从《简·爱》到《蝴蝶梦》中的“失语”女性
-
作者:
雷蕾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权威
失语状态
帝国沙文主义
妇道的牢笼
女性叙事
-
描述:
《简·爱》与《蝴蝶梦》中的"失语"女性伯莎和吕蓓卡是为父权制社会所不容的"疯妇"和"妖妇"形象,从中折射出女性作家在颠覆传统女性形象时的复杂心态。即使是一向被文学史所公认为反传统的女性简·爱,也未能完全脱离男权文化的影响。
-
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体风貌
-
作者:
赵瑞华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化小说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私人化小说
女性叙事
-
描述:
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和优秀作品,她们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人生,书写女性生活以及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各方面生活的感受。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80年代末后的女性文学较其之前的女性作品有了很大突破,表现为对个人话语和审美空间的顽强坚守与拓进,作品中的女性个体意识有所增强,创作领域有所扩大,特别是大量运用与传统写作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创作倾向,如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等。女性文学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共荣”的局面。
-
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策略分析
-
作者:
宋银苗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叙事
托妮·莫里森
女性叙事
讲述女性
想象女性
-
描述: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从女性叙事中的想象女性、讲述女性和自我叙事三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女性叙事策略。
-
理念•原欲•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
-
作者:
胡鹏林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循环论
理念
原欲
女性叙事
存在
-
描述:
女性敍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頂峰,而綜觀20世紀女性文學的發展,其敍事無不是遵循著理念/原欲/存在的循環論機制,只是在各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而已。這種循環論的敍事方式,從追尋一種生命體驗和文化立場(理念)出發,經過以血代墨的軀體敍事(原欲的呈現),企圖顛覆現實的生存狀態(叩問歷史存在),最後又回歸生命/文化的理念層面。女性敍事作為一種邊緣化的寫作狀態,在形而上的理念的關照下,經受形而下的原欲和現實的磨練和洗禮,最終螺旋式地促進理念的提升,從而使女性文學從文化的邊緣向中心靠近。
-
论“张爱玲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判
后世影响
张爱玲小说
文本意义
女性叙事
-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
-
尘埃中开出的美丽花朵:从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看其女性叙事的嬗变
-
作者:
于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心路轨迹
女性叙事
严歌苓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是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始终关注女性命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觉得女人比男人有写头,因为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但是由于作家本人的特殊生活经历,她更倾心于在充满压力、缺乏安全感、反常而又戏剧化的生态环境中塑造女性形象,这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爱情的困境。严歌苓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致,展示了女性面对各种困境时的梦想与选择、迷失与挣扎;同时也用其独有的洒脱和爽朗,表现女性的坚强和韧性,使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完成了对他人的悲悯与救赎,也实现了自我
-
爱的圆满与缺憾——论琦君作品中的传统女性
-
作者:
吴谷枫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女性叙事
琦君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台湾当代文坛,琦君的作品称得上历久弥新。身为大陆迁台女作家,琦君经历了江南旧式大家庭的盛衰,又在国共内战的时代风云里体味悲欢离合,她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深切关怀,是其作品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母题。琦君一生推崇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她塑造了许多温厚、善良、忠贞,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形象;但与此同时,早年坎坷的经历又赋予她观照女性疾苦,探察女性内心隐秘世界的眼睛,使其笔下的人物更富深度与厚度。本文试图通过解析琦君塑造的女性形象,解读琦君笔下异于同期女性文学主潮的个性经验,以女性主义这一过往不为人注意的视角切入琦君作品
-
论贾平凹小说女性叙事的迁徙
-
作者:
林丽婷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流变
贾平凹
迁徙
思想脉动
女性叙事
-
描述: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中成就斐然的一位精英作家,他自70年代末登上文坛至今,一直致力于多角度的小说创作,因而其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脉络呈现出了纵深发展的趋势。在他的小说中,总是能够展现出当下鲜活的时代气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贾平凹,执着地选择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的乡土社会变迁作为其小说创作的背景,重在揭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精神震荡的颓然与不安的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时代的精神创伤,表现出一名精英作家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焦虑和忧患。然而进入90年代,贾平凹毅然与初期单纯质朴的商州田
-
厄特里奇作品中女性地位的提高
-
作者:
金东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叙事
联合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厄德里奇
-
描述:
当代印第安女作家露易丝·厄德里奇一直被普遍视为印第安年轻一代的代言人。她创作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以错综复杂的契皮瓦族人生活及他们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种种遭遇为素材,忠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白人殖民文化统治下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困境。厄德里奇着力在其小说中表现印第安女性在本族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白人殖民文化的侵蚀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本论文旨在分析《爱药》、《甜菜皇后》及《痕迹》三部作品中厄德里奇通过联合女性力量提升美国印第安女性地位的尝试,并在作品中引入印第安文化的口述传统及女性叙事进一步提升和恢复印第安女性在传统文化
-
亦舒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作者:
蒋玲凤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亦舒
女性叙事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大陆曾经掀起一股“亦舒热”,直至如今,仍有许多读者痴迷于亦舒的言情小说。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亦舒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从亦舒言情小说的女性叙事的角度出发,着力研究亦舒言情小说在叙事模式、叙事声音,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亦舒言情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从女性叙事角度分析亦舒言情小说的艺术价值、创新点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亦舒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和情节模式。我们仔细阅读亦舒的言情小说,发现其言情小说存在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其笔下的女性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