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边缘化、个人化、唯美化——林白的女性写作特点
-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欲望
女作家
性别歧视
女性写作
林白
边缘化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经济建设为中心
-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转型、文化意识形态“大地震”的断裂与组合的时代,中国当代女性在反对性别歧视、反抗性别遮蔽、追求性别平等的斗争中虽遭遇严峻的挑战,却仍在艰难跋涉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女作家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笔来反映、讴歌或反思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女性形形色色的行为。而九十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
作者:
石万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视角
乡村女性
乡村世界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历史与现实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极为重要的写作现象,众多女作家以明确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情怀关注中国女性的人生情状和生存境遇,并以其对女性化经验和性别体验的真实书写来拆解经典的男性叙事和男权话语,在“景片裂隙处”重建女性历史与现实。但是,纵览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我们会发现女性文学中的“现实”大都集中在城市里,几代作家都钟情于“都市故事”里的“都市姐妹”,而面对“乡村故事”和“乡村姐妹”则普遍持一种无意识的冷漠态度,导致女性写作领域或者说写
-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
作者:
贾美艳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人类社会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初步探索
女性文学
文化现象
主流话语
-
描述:
人们把女性心理称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专事描写女性心理和女性经历的女性文学自然也包容了人类的文化的二分之一或更多。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提出,并非将其孤立地抽出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而恰恰是从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进化建设里识读出人类社会的进化和人类意识的文明程度。从女性意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放置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变化中来辨析,且对世纪之交如何在广阔的人文背景上找到一条更自由更壮阔、人本意识与文本意识兼备的女性写作之路作一初步探索。
-
拓女性写作天地,谱女性话语篇章---从《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看王安亿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建构
-
作者:
孙惠欣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叔叔的故事》
《长恨歌》
女性经验
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王安忆小说
话语篇章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突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从女性经验出发,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着女性话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成功地实现了反男性叙述。
-
跨越低矮的天空——谈女性写作私人化的局限
-
作者:
张艳芬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感受
身体感
叙事话语
自我体验
陈染
女性写作
私人生活
性别意识
女性成长
私人化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或“私人写作”作为新异之物在女性文学中出现。女性作家以鲜明的性别意识,大胆地袒露原本属于禁忌的自我体验而引人瞩目。但她们对于女性隐秘经验和内心感受的书写,刻意剥离了附加在性爱身上的社会、文化乃至道德的内涵和意义,使女性文学陷入了狭窄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