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荒诞情节   身体意义   离奇人物   消费语境   新生代文学   女性写作  
描述: 新生代女性文学写作在经历了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撞击剧痛之后,从往日的绚烂繁华渐归于平淡自如,在恐惧与惊喜中又添加了几分自制与理性。它突出地表现在女性作品对性别意识的日益自觉与独立,对生活乃至生命本体的审视与顿悟,以及叙述方式、创作观念、审美价值的自成体系,从而使新时期女性文学蕴涵着丰厚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三恋”分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娟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三恋”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王安忆作品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
作者: 肖晶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唯美   女性主义文学   守望   林白   女性写作  
描述: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了许多表现女性个体独特经验与生命体验的女性文学作品。她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遵从内心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她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以“守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心灵空间以及开启自我救赎的通道,从而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空间,并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激情。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论林白之女性写作
作者: 肖晶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唯美   女性主义文学   守望   林白   女性写作  
描述: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了许多表现女性个体独特经验与生命体验的女性文学作品.她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遵从内心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她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以"守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心灵空间以及开启自我救赎的通道,从而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空间,并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激情.
私语与失语--对当代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
作者: 赵万法   黄佳能   来源: 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   当代文学   失语   女性写作   欲望化叙事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对女性写作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鉴于女性写作在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处于失语境地,着重指出当代女性写作正以女性的自觉,拒斥男性话语体系,从私人经验出发,发掘被时间和文化遮隐秘经验和个人记忆,以此达到与男性活语体系分庭抗礼,形成当代女性特有的以自恋为内容,以私语为形式的叙述话语,着力分析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典型女性文本从个体私人经验出发写出女性所处全部的现实困境及构建女性活语体系的努力,以寻求女性读者的认同,以期最终走出失语境地。
民主德国妇女文学作品主题和妇女形象分析
作者: 刘卫平   来源: 同济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主德国   西格斯   沃尔夫   克尔施   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写作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东德三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克里斯塔沃尔夫,撒拉克尔施—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女性形象塑造,试图挖掘三位女作家在她们生活的不同时代在促进女性觉醒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限于篇幅,本文仅仅把西格斯短篇小说《重逢》中的采丽娅,沃尔夫长篇小说《分裂的天空》中的丽塔和克尔施长篇报告文学《驯兽女》中的五位妇女形象作以分析和比较。在妇女形象的分析方面,本文注重分析作品中女性的性格和塑造女性形象的叙事手段。由于叙事体文学的手段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在分析女性形象的过程中,注重分析一些能够显而易见区别三位女性的叙事手段。比
穿越性别壁垒的写作: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
作者: 孟玲玲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同体”   《到灯塔去》   《奥兰多》   弗吉尼亚•   女性写作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现代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女性作家,而且是二十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之一。作为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她的整个文学作品中。西方学者对伍尔夫研究一直如火如荼,时至今日,女性主义依然是伍尔夫研究的主要派别,长期以来对她的“双性同体”理论研究仍然褒贬不一。本论文系统深入地探讨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观与“双性同体”思想。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当代性别理论研究来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通过文本分析她的代表小说《奥兰多》和《到灯塔去》,揭示伍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
作者: 潘建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体验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历史   性别差异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就是将其置于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历史之中,她也不让须眉,是那最闪亮的几颗文学巨星之一。何以致此?我们认为,母亲的光辉,即她的以性别差异(sexual difference)为基础的女性主义思想,是她可以光彩夺目的重要原因。伍尔夫被西方女性主义者尊为先驱。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性别差异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历史观、女性文学史观、女性写作、雌雄同体、女同性恋等构成的理论共同体。她将这一理论全面引入文学写作与批评,改变了文学
女性阅读:中国的一个美好倾向
作者: 西马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品位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中国出版业   女性形象   出版人   女性阅读   纸质媒介  
描述: 女性阅读:中国的一个美好倾向
e时代女性阅读变迁
作者: 任志茜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   博客   女性视角   女作家   性别特征   中国妇女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描述: e时代女性阅读变迁
< 1 2 3 ... 21 22 23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