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83 条
-
抛弃与寻找: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向叶平
来源:
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抛弃
寻找
女性写作
-
描述:
九十年代,中国有了真正的女性写作。九十年代的多数女作家开始在女性的天地里建构着女性文学谱系,她们的建构最终导致了男性在她们作品中的严重缺席——被拒绝或者被抛弃。在对男性世界抛弃的同时,女性作家也一直在寻找和建立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世界,在不断对父权神话进行解构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寻找母亲,企图构建一个温情的女性联盟。事实上,要使人类在未来世纪创造出更美丽的家园,只有抛弃任何不合理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的观念,男女两性携手共进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男性联盟,也不是女性联盟,而是男女两性联盟。
-
九十年代女性写作视点分析
-
作者:
邵巧治
来源: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视点
女性写作
-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尽管写作态势总体趋于一致的原则,但以陈染式的写作为最决绝、叛逆,引发的争议也最多。本文将其作为一个视点从女性写作的本意、躯体写作的本质及时代文化境遇剖析此种写作选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又从躯体写作带来的双重意义:生命体认,话语建立。肯定她们以特殊的观察点、书写方式在女性文学史上作出的贡献。从而为她们正名。
-
论当代女性写作主体意识的突起与转变
-
作者:
李大敏
来源: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语言
书写自我
-
描述: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后,于八十、九十年代趋向繁荣。究其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女性获得了一份"自我言说"的表达权利。女性开始用性别话语对男性社会和传统文化作深刻的透视与拷问,对女性生存状态作真实的观照与书写。
-
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底层关怀
-
作者:
李扬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底层关怀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性写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多样的创作趋势。当女性作家从个人的房间走出来后,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现实社会,触及之远、忧思之深,超越了之前诉说一己欲望的女性写作。对她们而言,对底层群体的关怀既能紧跟时代变化,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又能实现文学视野的自我调整,重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为边缘的处境使得女性作家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底层的生存境遇,传达不一样的声音,可以说,女性作家对“底层”的认知和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在情感上是同构的。相较于男性作家对苦难的血淋淋揭示,女性作家倾向于用母性的温暖来烛照现实的不幸,深入到底层群体的
-
五四女性写作的再叙述
-
作者:
张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写作
五四
-
描述:
本文以90年代女性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作为讨论的案例,通过“再叙述”这一文学史视角,讨论了90年代与五四女性写作的历史联系。并希望通过引入五四女性写作这一参照系来绕开女性主义研究的“高地”,发现90年代女性写作与现代文学史的密切呼应。 本文分为“再叙述的历史契机”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讨论了90年代的社会和文学环境对女性写作发展的意义——90年代发生的文学体制转轨为彼时女性文学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这一情形与五四女作家的登场相类似。第二部分分析了两代女作家写作中共有的“女性意识”,即
-
走向中心: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
作者:
马睿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文化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抗拒型读者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批评理论之一。它既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它既是父权文化的产物,又是妇女运动的成果。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这一趋势一方面体现在文化思想的演变之中;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女性主义批评自身在方法论和文学实践上的发展和完善。这也是本文最初设置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两个部分的原因。
-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
-
作者:
张昊翔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语境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论是伴随着上世纪末期中国大规模引进外来话语的潮流而发展和兴起的。同其他形形色色的话语体系一样,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也经历了从单向接受到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一方面不间断地从外来批评话语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努力寻找更好地将外来话语和中国语境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试图从西方批评话语、中国批评实践与中国创作实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角度去深入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女性主义”的建构努力。
本文在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在中国语境下中针对西方
-
论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
-
作者:
刘凡荣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语境
女权主义
女性写作
-
描述:
本文是对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之间关系的探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兴起,大众文化迅速地在中国崛起,有关大众文化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90年代以来人文学科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其文学理论的传播,中国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从张洁、张辛欣、池莉,到林白、陈染再到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她们具有性别色彩的写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大众文化一方面为女性写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强烈的渗透性,借助于自身信息
-
异样的言说:论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日常叙事中的性别差异
-
作者:
高辉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日常叙事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
描述:
性别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90年代以来,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性别权力关系成为一些女性作家的审美之思。女作家们在80年代“人”的发现、人性的发现基础上,以男女平等为起点,进一步深入到男女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本篇论文试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背景下,秉持深度阐释和自省反思的视角,从文本入手对当代女性写作中反映的知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个体成长的轨迹、遭遇和困境做出梳理和评析,同时更加深入地探知当代女性作家呈现于文本中的女性经验,从中考察男权传统
-
女性经验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郭春晓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起步较晚,受西方女性解放思潮影响较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朱虹翻译了《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其中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引起国内评论界的极大关注,由此引发了对国外女性主义思潮的翻译、研究?
<
1
2
3
...
8
9
10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