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克   写作风格   女性主义者   黑人方言   发展历程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话语   女性写作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中,选举权和就业权是妇女争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将"消除两性差别"作为斗争口号,当时的女权主义者质疑传统所认可的认为两性特征和气质来自于先天遗传的观点,要求各个公众领域对妇女开放。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克   写作风格   女性主义者   黑人方言   发展历程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话语   女性写作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中,选举权和就业权是妇女争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将"消除两性差别"作为斗争口号,当时的女权主义者质疑传统所认可的认为两性特征和气质来自于先天遗传的观点,要求各个公众领域对妇女开放。
从传统到现代: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角色建构
作者: 荀羽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建构   家庭角色   新时期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女性角色   女性写作   角色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觉醒  
描述: 角色意识的建构是贯穿20世纪女性写作的核心命题,体现了女性突破男权文化禁锢,追求独立人格的现代品质。"五四"新女性觉醒的标志就体现在对家庭角色的叛离,新时期女性文学也是在对这一母题的继承中宣告开始的。在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抉择
女性作为方法:读贺桂梅《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作者: 罗雅琳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贺桂梅   性别政治   文学传统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性别研究   当代女性文学   写作时间  
描述: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是当代女性文学繁荣的重要契机,也是贺桂梅展开女性文学研究的起点。2014年,她出版《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全书由具有连续主题和问题意识的四组文章构成,写作时间跨度近20年。这既是对她性别研究路径变化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为当代新情境下女性
“民国机制”下的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谭梅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研究   妇女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盛英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戴锦华  
描述: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性别的维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有关文学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当代学界一个广受瞩目的问题。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常彬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康正果的《女权主义与文学》、乔以钢的《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王绯的《空前之迹》等等学
“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综述
作者: 江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性别政治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经典化   中国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世界华文文学   迟子建  
描述: 2015年6月26-2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解析。一本次会议总论坛的议题是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文学的经典化直接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无形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气质与风韵: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评说
作者: 徐肖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王安忆   叙事界限   郑袖   中国女性文学   小说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严歌苓  
描述: 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于2012年3月29日评出,由此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气质和风韵,也可以由此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现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呈现为:1、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流风格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次获奖的王安忆、方方、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上世纪90年代,
简析《自己的一间屋子》的女性文学观
作者: 郭丽丽   史翠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传世之作   意识流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湖畔派诗人   文学传统   双性同体   奥斯汀   女性写作   文学评论家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她的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既为她赢得了广泛的称誉,也使她饱受非议。她在八十多年前根据自己在剑桥大学某女子学院所做的演讲而创作的《自己的一间屋子》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传世之作。本文将在细读这部缘起
文学的女性时代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作者: 毕光明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范小青   文学世界   中国小说学会   叶广芩   评审机构   经典化   女性写作   凌叔华   知识女性  
描述: 文学经典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正因为如此,只要是以审美为主要目的文学评奖,只要评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获奖作品的经典性就有一定的保证。总之,女性文学的经典化只要回答了什么是经典化,为何要经典化,谁来经典化,如何经典化这些问题,它对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是毋庸置疑的。
女性文学研究:新世纪的新开拓:评孙桂荣《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女性话语   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分析   女性写作   文本分析   多重表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借助于"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女性写作的如火如荼之势,女性文学研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叙事"、"自传体书写""、女性新历史小说"、"亲历性表达"等女性写作,成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批评语汇。尽管其间也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惹
< 1 2 3 ... 19 20 21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