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
李玉峰之自我艺术形象
-
作者:
范靓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妇女命运
女性诗人
描写
李玉
女性命运
情感历程
朝鲜时代
女性形象
自我艺术形象
-
描述:
,记述女性的痛苦、同情女性不幸的作品。[1]与男性笔下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作者在记录和描述女性形象时,通常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融入作品之中,将最为真实的情感历程记录下来,因此,她们所创造出的女性形象更为真实
-
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性格解读
-
作者:
孙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黑人女性
美国社会
民族传统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格特点
-
描述:
《日用家当》中的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形象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性格特点,也是黑人女性对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理解,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化服饰以及黑人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守旧思想。不同的人物性格代表了这位黑人女性作者内心的矛盾,也代表了她对于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发展的希望与展望,她希望黑人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性格,独立的意识,能够占据自己的社会发展角色,当然这位黑人女性作者也用自己的思想证明了自己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理解及诠释。
-
从丁玲的“女性形象”看丁玲的妇女观
-
作者:
叶昌前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女主人公
莎菲
妇女解放
小说创作
中国妇女
丁玲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可以说,人们还没有注意到丁玲的名字之前,先就熟悉了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梦珂,莎菲。以后,人们发现在她的一系列小说创作中,妇女形象占有重要位置,不少作品都以女性为主人公。丁玲以她女性作者特有的那种委婉和细腻,以她自幼经历的特殊家庭遭遇和本身存在着的对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敏感性,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妇女形象。《梦珂》、
-
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
-
作者:
叶嘉莹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作者
文学作品
女性语言
女性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花间集
男性
文学理论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兴起的.带有妇女意识之觉醒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一般人往往将之溯源于一九四九年西蒙·德·波瓦之《第二性》一书之刊行。在此书中,波瓦曾就其存在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是“被男性所观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遂由“人”的地位
-
想象力的性别:由“80年代以来中国女导演作品研讨会”想到的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作者
80年代以来
强势集团
研讨会
象力
作品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上海国际电影节
-
描述:
想象力的性别由“80年代以来中国女导演作品研讨会”想到的本刊记者80年代以来,中国女导演的作品一直受到文艺理论、评论界的关注。一方面,她们的作品,尤其是第四代女导演的作品,应和了呼唤创新的宏大历史叙事;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开始为我们提供有关性别差异的...
-
清丽、越轨的笔致: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导演的女性意识表达
-
作者:
宋家玲
刘硕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女性作者
中国电影
新世纪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表达
影片
女性形象
创作方式
-
描述: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前提下,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及体能方面的不同,有些职业仍然会在性别的选择上有所偏爱和侧重,导演便是其中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女性导演并非屈指可数,但是与男性导演的数量相比依旧属于
-
华丽歌声中的内心独白
-
作者:
小搜神
井上三尺
来源:
飞(奇幻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女性作者
王小波
内心独白
作品
女性形象
成年人
小说
男性
唐传奇
-
描述:
地震以后余震不断,小搜神与全体编辑部成员不断收到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的避难邀请,尽管对于摇呀摇的生活已经很习惯了(就像回到婴儿期一样),但有良朋相约还是觉得很幸福,于是趁着端午节的假期,小搜神欣然前往武汉。老友新朋欢聚k歌,杨叛香蝶柳隐溪……都素那令人景仰滴麦霸,因此五音不全的小搜神就抓住一位初次见面还很羞涩的MM缩在角落里,在震耳欲聋情感奔放的大背景声中,如地下党接头一般附耳私语——
-
“妇女文学”学术讨论会召开
-
作者:
草木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学术讨论会
英语系
妇女文学
阿特伍德
谭恩美
华裔作家
当代著名作家
笛福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描述:
1997年1月3日,外文所英美室召开了一个有关妇女文学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共约30人,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英语系的专家学者等人。讨论涉及了广泛的问题,除了英国当代剧作家卡
-
人世的倾斜与畸变——评铁凝《玫瑰门》
-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女性作者
人性
自然流畅
阅读感受
新时期文学
王熙凤
玫瑰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新时期文学所提供给我们的阅读感受中,能够给我震撼的作品的确屈指可数,而《玫瑰门》即是其中之一。在《玫瑰门》中,或许可以找到铁凝过去某些作品的影子,但这部长篇绝不仅仅是她过去作品的一个累加,而是在总体上对过去她自我的超越。《玫瑰门》真正实现了作者早已开始了的艺术嬗变。作品中自然有文化批判,也有生存批判,还有瞬间的美的显现,但令人叹止的是作品把这诸多的因素都巧妙地融合在了作者笔下的生活当中,十分自然流畅。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及作品对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展示。她以女性作者所特
-
真心真意写人生: 读姚晓英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
-
作者:
袁燕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情感世界
人物性格
小说集
文学月刊
人生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心灵
-
描述:
我不认识姚晓英(?)过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来自这个世界》(?)于《山花》文学月刊上获贵州省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优秀奖的《阳光渡》。我感到有一种真诚的感动在书页间徐徐展开,她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的音容笑貌仿佛在薄薄的灯光下浮了上来。我想这种心灵的对话或许较之一般的客套更能接近一个人的真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