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466 条
-
浅析女性话语中蕴含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朱应珍
来源: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阐述现、当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及自“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和扩展进程。
-
异性作家对“老处女”的两样索解
-
作者:
赵娟茹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老处女
-
描述:
在所有女性形象中,"老处女"的社会地位和精神地位最为特殊,她们大都贫穷、孤僻、不隶属于任何人。惊人相似的是:文化差异巨大的中外不同性别的作家,对"老处女"的描写存在着近乎趋同的共性:男性作家多描写她们的非老即丑,甚至性别模糊;而女性作家认为她们虽不美,却是真实存在的一类人。
-
简论季红真文学批评特点
-
作者:
郝日虹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整体性关照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做为一名当代文学评论家,季红真并非注重在文学批评中建构自己的文学观念。她的评论通常是与具体的作家作品紧密结合,发掘每一位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并从宏观的角度将作家及其创作纳入到整个当代文学思潮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另外,身为一名女性的批评家,女性作家和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始终是她研究的切入点,而且与她开阔的批评视野一脉相承——在敏锐把握女性特质的基础之上,又对其进行了整体性关照。
-
从短篇小说《灵机一动》看毛姆笔下的女性作家
-
作者:
王璐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父权制度
反感态度
-
描述:
20世纪早期英国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已不可小觑,同时也令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作家深感不安。在短篇小说《灵机一动》中,主人公福雷斯特夫人是专职作家,表面上她具有男性气质、创作多产且赞誉不断,实际上她被作者列为次等文人,她视丈夫为仆人与宠物,却最终被其抛弃。作家毛姆对此类女性形象含蓄、歪曲的刻画和嘲弄讥讽体现出他对女性、特别是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反感态度,从而再次证明毛姆反女性的性别取向。
-
瓦格纳—马丁:新女性传记作家的典范
-
作者:
杨纪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马丁
新传记
瓦格纳
-
描述:
瓦格纳-马丁是著名文学批评家、编辑、传记作家和现代主义学者,其女性写作研究,尤其是对于20世纪美国女作家普拉斯、沃顿、斯坦因等人的传记创作,为女性作家评论和传记写作树立了典范,成为"讲述女性故事的新传记作家"。
-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30年时期女性作家作品中抑郁色彩
-
作者:
王婧
卢梅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
抑郁色彩
作品
-
描述:
以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中的典型女性作家如萧红、张爱玲、林徽因等典型作品中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性格,蕴含情感与作家本身经历来具体阐述分析抑郁色彩的体现与影响。从正面分析这种情绪在文学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作家本身在写作方式,表达情感上是如何于外于内将这种情绪潜藏在文字中,成为其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
-
隋代女性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的觉醒
-
作者:
白晓帆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隋代
主体意识
-
描述:
隋代有证可考的女性作家不多,然而其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意识却极为凸显,并且具有普遍性,形成群体之势。应结合时代背景、思想文化环境、民族特征等,解释隋代文坛这一独特现象。
-
女性文学认识价值初探:以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为例
-
作者:
陈忠坤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女性作家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的认识价值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是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女性作家通过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经验的成功穿透、翻掘、勘探,以其出众的才华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几千年的文化积习及遗风陋俗,需要我们给予人的尊严、价值、精神以更多地关照,在这一点上,当代女性作家对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持续关注,力图通过文字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起起落落中,她们的小说将女性从对男权的崇拜和依附中解放出来,帮助女性树立起自尊、自爱、自重、自省的文化意识,寻找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途径。本文试图从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的文本为
-
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的兴盛——基于文学生态角度的考察
-
作者:
曹慧敏
陶慕宁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文学生态
-
描述:
明代万历、崇祯年间,女性作家群体不断扩大,作品数量骤增,出现了女性文学史上第一个高峰。明末清初,以女性作家群体为中心的文学生态逐渐形成。在此时期,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不再囿于闺门之内,女性创作群体不分阶层融合起来,文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元,为女性文学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明清之际的女性文学,在女性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
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
-
作者:
杨菁
来源:
教育现代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个性化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顾名思义,是女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去关注这个世界并创作出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个人化写作,是一种以作家自身的生命状态为延伸的写作形式,这种创作更注重自我体验,而并非以社会主流意识为依托。女性文学在西方与东方都早已存在,在西方,自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女性文学便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在我国,冰心、张爱玲等都是女性文学的先锋,到了当代文坛,随着王安忆、严歌苓、林白、陈染等人极具个人化的作品的问世,把女性文学创作推向了高峰。在这一阶段女性文学与个性化写作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热点话题;在这一时期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