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742 条
-
“潘巧云”罪不至死
-
作者:
乔宗玉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雄
水浒传
石秀
舞台
京剧
和尚
翠屏山
滑步
演出
女性人物
-
描述:
初夏,在长安大戏院看当今为数不多的京剧筱派传人索明芳演出的传统戏《翠屏山》(取材自《水浒传》),我第一次在舞台上领略到筱派的风采,同时也重新审视了《水浒传》中"潘巧云"这个角色。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在香港影视剧中看到风情万种的伍咏薇、温碧霞、邱淑贞,惊为天人,其实,在我们京剧舞台上,半个世纪以前,筱翠
-
同情与理解:由《罗克珊娜》看笛福的女性观
-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观
《罗克珊娜》
《鲁宾逊漂流记》
情与理
笛福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人总是被认为代表着整个人类.早期英雄传说中,女主人公要么缺失,要么而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男性作者想象的投射.在笛福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女性人物以及家的概念就被整体淡化了.
-
新书架
-
作者:
文道
来源:
当代兵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古诗词
历史人物
书架
连接点
三国
中国企业家
近百年
历史阶段
女性人物
-
描述: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扎卡里·卡拉贝尔[美]著中信出版社在这本书中,作为对中美经贸关系领域的权威专家,扎卡里·卡拉贝尔在书中追溯了中美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进行了积极的经济改革,吸引美国企业
-
平凡中见曲折:略谈索莱达·普埃托拉斯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王军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叙述者
主人公
托拉斯
女作家
文学创作
索莱达
女性文学
西班牙人
女性人物
-
描述:
伴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70年代末西班牙兴起一股女性文学的浪潮,一批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女作家,如安娜·玛利娅·莫伊斯(AnaMariaMoix,1947)、罗萨·蒙特罗(RosaMontero,1951)、卡门·列拉(CarmenRiera,1...
-
《傲慢与偏见》:一个女性的世界
-
作者:
刘际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中产阶级妇女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世界
婚姻
爱情
小说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的,而光彩夺目的《傲慢与偏见》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以18世纪末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婚姻为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多姿多态
-
沉默的女性、自然和少数族裔: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解读
-
作者:
云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福会
少数族裔
谭恩美
母亲
解读
婚姻
生态女权主义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生态批评
-
描述:
谭恩美的名作《喜福会》自1989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当年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排名9个月,共销出27万5千多册,先后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迥异的中国女性在动荡岁月里遭受封建社会压制产生的婚姻悲剧,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
-
油画的语言标示和精神底蕴:记画家戴平均的丝绸语言和人文关怀
-
作者:
安子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绸
精神世界
绘画语言
艺术家
女性角色
人文关怀
当代女性
中国油画
平均
女性人物
-
描述:
法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蒙·柯尼亚,曾这样给"现实主义"定义:"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创造着自己特别的‘现实’——外部的和内部的现实,用独立的、自己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一种旨在表现现实,另一种旨在通过比喻和抽象化给予暗示。"当戴平均的女性宫廷人物开始深入人心的时候,他毅然告别了这个题材,从丝绸这一柔和而悸动的介质重新出发,开始了他的"丝绸系列",把一个极具东方魅力的神秘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丝绸,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戴平均利用其出众的质地和飘逸的美感,表现了女性的至柔至美。将丝绸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本身就意
-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
作者:
卢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女性经验
欲望
赵玫
身体
武则天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工具化
女性人物
-
描述:
以性别视角观之,在文学史上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处于集体缺席的“失语”状态。19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尤其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渗入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部分女作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由性别意识作为基本支撑的历史叙述,即所谓“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刘思谦语),在这之中,女作家赵玫的历史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0年,以善于写女人著称的赵玫把视角深入盛唐宫廷,先后出版了《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①等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唐王朝,进入女性内心,以细
-
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
-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怪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儒家女性
性别政治
父权体制
亚文化群体
女性焦虑
女性身体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 引论:张爱玲小说与女性亚文化群体 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作家如何能够忠于她的生活、历史、文化现实以及她自身的性别特质。在这方面,张爱玲很少加以伪装或反串。此种忠于自身(女性)经验的书写模式,让张爱玲得以忠于自己的性别/经验而写作。不论是在女性压抑、焦虑或内囿问题上,我们都可以在张爱玲小说中挖掘到各种有关女性的沉默、匮乏、分裂、甚至疯狂的意涵和潜在文本。 大体上,张爱玲书写女性人物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她写出了女性角色的内囿特质,以及她们在性别政治中所面临的复杂状况;并在这基础上揭示出这些女
-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
1
2
3
...
59
60
61
...
73
74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