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马文婷   来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简·奥斯丁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英国妇女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转折性作家,开启了展现女性意识的先河。她的作品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通过以女性为主体的立场,塑造了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以其最受欢迎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为例,来阐述她的女性主体意识。
简析《红字》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等   女性主义   斗争  
描述: 《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宗教权威,争取自己平等权利的不朽女性形象——海斯特。在这片论文中,我将着重分析女性主义对于海斯特的影响,以及她是如何斗争的。
女性的编织:新版电影《画皮》的女性主义视域分析
作者: 郑磊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皮》   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关于蒲松龄的聊斋小说《画皮》,至今已经被不同时期的不同导演拍成了不同特色的电影。我们拟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主要分析著名导演陈嘉上执导的新版《画皮》,并从三部老版电影《画皮》与新版电影的比较角度,对新版《画皮》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了完好型、男人婆型、主体自我型三类女性形象。
对唐传奇《任氏传》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艳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氏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女性主义  
描述: 《任氏传》是唐传奇中的经典名篇,其中女主人公任氏多被定位为一个热情追求爱情的下层妇女形象。但我们运用女性主义的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分析,可发现隐藏在文本之后的男性对于女性群体的物化、忽略、规范和控制。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元杂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及其人文品格
作者: 张红霞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主义   元杂剧:妓女形象  
描述: 元杂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 ,冲击了传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模式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妓女的现实处境和心理欲求 ,但也被试图在她们身上寻回失落自尊的作者 ,蒙上了一层理想化的光晕。以此为基点 ,本文进一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元杂剧妓女形象的文化内涵予以深入发掘。
浅析《觉醒》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
作者: 王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纪》主题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描述: 《创世纪》中,夏娃因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肖邦在《觉醒》中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堕落的主题,以蛇的意象为线索,使主人公埃德娜在蛇的引领下走向觉醒,却没有像夏娃一般堕落,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肖邦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海明威笔下的新女性——读《永别了,武器》再议凯瑟琳·巴克莱
作者: 张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背景   文本内容   女性主义  
描述: 海明威的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的形象近些年来引起了读者对她的兴趣并饱受评论界争议。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对凯瑟琳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形象。相对于以往读者对其的消极评价,本文从小说创作背景及内容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
欲说还休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矛盾性   悲剧   女性主义  
描述: ,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局限性。
超越禁闭的空间:《圣殿》中谭波儿的形象读解
作者: 张娜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谭波儿   圣殿   女性主义  
描述: 《圣殿》呈现了一幅被邪恶浸染的现代南方社会图景,颇受贬抑的女性形象谭波儿也历来被视作邪恶的化身。本文意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她的堕落与邪恶,试图得出以下结论:谭波儿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遭遇,是一个
菲兹杰拉德《冬天的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   男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则承袭了这一男性主体的叙事模式,同时刻画了这两种女性形象,并将其并置于男性的目光之下,听凭后者的判决。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在菲氏的小说中,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依然是男权意识形态的,女性只能扮演“天使”的角色,“新潮女郎”也概莫能外。
< 1 2 3 ... 75 76 77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