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8 条
-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艾丽斯·沃克《日常使用》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炳瑜
来源: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觉醒
女性主义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杰出的美国女性文学及黑人文学作家之一 ,她提出了“女性主义”的理论 ,重视文学创作中的黑人女性话语。她的短篇小说《日常使用》 (EverydayUse ,1913
-
《法国中尉的女人》女主人公萨拉的“最终自由”
-
作者:
王燕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性政治
女性主义
性别话语
-
描述:
,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
解析《觉醒》中蛇的意象
-
作者:
王芳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蛇的意象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觉醒》中蛇的意象与《创世纪》及费洛美典故的联系,揭示出小说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基督教传统中,蛇的意象与诱惑、原罪、堕落联系在一起,听信蛇的诱骗而偷吃禁果的夏娃也成了引诱亚当偷吃禁果进而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人。《觉醒》中对蛇的意象的运用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导致人类堕落的主题,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不仅如此,肖邦更使《创世纪》中蛇对夏娃的保证在埃德娜身上一一实现,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
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
-
作者:
王树娟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冲撞与融合
形象
花木兰
女性主义
-
描述: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
-
不彻底的女性主义文本:《达·芬奇密码》的解读
-
作者:
崔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二元对立
《达·芬奇密码》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作家丹.布朗所创作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被众多评论家赞誉是一部在后现代语境下为提高女性地位摇旗呐喊的作品.以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小说的文本分析后可以看出,<达·芬奇密码>虽从表面文字上提倡神圣
-
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
作者:
杨坤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矛盾性
悲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局限性.
-
由小说《无名的裘德》分析哈代的女性观
-
作者:
胡凡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淑
女性观
女性主义
-
描述:
男性作家描绘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男人们的文化心态,这是女性主义文学评判的一个非常重要范畴.本文使用女性主义文学评判理论与方法,详细分析哈代作品<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女性形象,从她的性格、生活环境、命运
-
歪曲的“性别平等”
-
作者:
杨娜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女性形象
中国特殊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运营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大众传媒为迎合女性受众,塑造出一批与男性“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中性化、贵族化等特殊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主要
-
“妻子是什么?”:从《克莱默夫妇》到《时尚女魔头》浅谈美国新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
-
作者:
王瑾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克莱默夫妇
女性主义
时尚女魔头
-
描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美各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到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现艺术进入女性主义反思的视野,西方新女性主义政治实践与艺术实践的迅速联合,使女性主义电影及女性电影人被推到历史前台。对于美国
-
论《伤逝》的女性主体意识书写
-
作者:
朱晓琴
来源:
科园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伤逝>以一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述框架,表现了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暗示了传统社会男权制度下女性走出家庭,确立自我主体的现实局限性.小说的悲剧氛围也暗合了一种隐性的叙事话语,从这种传统社会风俗下的女性主体意识还是受到当时男性话语权利中心的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