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 条
-
彼岸的希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
-
作者:
吴英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华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光彩夺目。本论文选取了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借助于文化批评的手法对她们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些女作家的成就和不足。
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
-
关于中日两国现代女性的立场——以同名小说《厨房》为中心
-
作者:
叶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厨房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
描述:
随着本世纪后半期西方妇女争取人的权利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所谓“第二次浪潮”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作家,女性文学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而
-
致命的飞翔
-
作者:
吴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鲁迅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鲁迅作为民族的脊梁,以思想意识上的前瞻性和文本书写中的先觉性鼎力承担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启蒙者角色。在他的行为先导下,中国的女性作家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力量跨入文坛,从而掀起了中国女性文学的破茧而出。由此,中国的女性于历史与文化的盲点中跃然而出,书写着自身的性别觉醒,摆脱了喑哑的历史尴尬。鉴于鲁迅对女性作家的话语传达与精神辐射以及女性作家对其精神血脉的承继、发展与悖离,我们选定了此题:将鲁迅与现代女性作家放在中国女性文学这一宏阔话语背景与研究基点中进行比照解读,希翼在这种关联构建与比照解读中更好地将彼此的超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索
-
作者:
崔希芸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传统译论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逐渐开始向文化转型,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八十年代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从
-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立场的错位
-
作者:
程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化
错位
商业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由政治转向文学,其原初意图在于通过反抗父权文化对女性及女性写作的压制,建立女性主义立场的女性文论及文学,并最终提高女性觉悟,改善女性地位,实现男女两性的和谐共存。这一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
-
从“突围”到“拯救”——世纪之交中国女性写作透视
-
作者:
何刘杰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陷阱。归途的迷失导向了逃离与守望的漂泊地。而世纪末卫慧、棉棉等“无根一代”的“另类写作”自觉褪去了“女性主义”的光环,消解了陈染们“身体写作”的反抗意义,在肆无忌惮的欲望化表演中“失控漂流”。世纪之交
-
女性的呼唤:伊丽莎白·勃郎宁诗体小说《奥罗拉·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陈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伊丽莎白·勃郎宁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丽莎白·芭莱特·勃郎宁的出现,给女权主义者在女性的文学创作上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她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疑证实了被父权文化定义为“低下的女性”也能够创作伟大的诗篇。在国内文学界,人们耳熟能详的只有她的爱情诗歌《葡萄牙人十四行诗》。值得注意的是,她毕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敏感问题,她的政治主题的诗歌都能对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深刻的解剖和批判。 她的诗体小说《奥罗拉·丽》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提出女性不应只是局限于家庭,而该享有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女性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女性争取平等地位的关键所在。她
-
《觉醒》中爱德娜·蓬特利尔的自由之旅
-
作者:
杨淑慧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美国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
凯特·肖邦
-
描述:
《觉醒》是十九世纪末期美国著名女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1899年,《觉醒》出版后,遭到了广泛的非议,因文中涉及女性自我意识及性意识觉醒等在当时传统价值观中很敏感的话题。此后,《觉醒》一度成为禁书。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掀起,《觉醒》才被重新发掘出来,并且被认为是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 十九世纪末,美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父权制传统势力十分强大,女性被看作是劣等公民,因而遭到男性权威的排斥而处于从属地位。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开始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反抗意识。《觉醒》则
-
从西方女性形象批评说到《西厢记》的创作
-
作者:
黄一璜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
女性主义:译作评论的新视角
-
作者:
陈丽娟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译作评论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评论自经历“跨学科转向”以来,研究视角丰富多彩:有后殖民主义视角、女性主义视角等。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有待开发的领域。本文试图回答下列问题:(1)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为何出现
<
1
2
3
...
6
7
8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