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37 条
-
浅析《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陈畅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简.爱》
自由
反叛精神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分析了《简.爱》女主人公在其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认为小说通过塑造简.爱这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社会转型期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要求"妇女解放"的强烈呼声。
-
照顾公共化的改革与挑战:以保母托育体系的改革为例
-
作者:
傅立叶
王兆庆
来源:
女学学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保母系统
托育
妇女运动
照顾
公共化
保母
女性主义
-
描述:
社會變遷,進而形成國家承擔照顧責任的體系?台灣近九成0~3歲的幼兒由母親和家庭親屬照顧,僅約1成由保母照顧;保母長期處於非正式經濟地位,習於與家長私下協商托育關係,國家過去也未曾積極介入。直至2008
-
论黄碧云〈无爱纪〉之情欲主体建构与母职解构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香港文学
黄碧云
〈无爱纪〉
情欲主体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论黄碧云〈无爱纪〉之情欲主体建构与母职解构
-
从电视相亲节目中女性的婚恋观念看女性传统意识的回归
-
作者:
董婉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相亲节目
大众媒介
传统意识回归
女性婚恋观
社会心理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经济到科技,从军事到文化,成为令全世界惊讶的一匹黑马。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中,电视依然占据着最主流的位置。电视媒介宽泛的覆盖面和生动的视听效果使其地位不可动摇,同时它对大众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强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这两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在各大省级电视台陆续登场,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年轻人争相报名参加节目,播出时间段会有许多观众等待着观看舞台上的“情感”大戏。当人们不断解放
-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研究:从女性主义和批评语言学的角度
-
作者:
王海霞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大学英语
语言分析
批评语言学
英语教材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并在内地广泛使用的一套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进行系统分析,
-
父权统治下女性难以逃脱的悲惨命运:《悲悼》女性视角解读
-
作者:
周晓燕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惨命运
父权
尤金·奥尼尔
女性意识
觉醒
女性主义
-
描述:
斐然。本文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据,试图从父权对女性生活影响方面对奥尼尔作品《悲悼》中的女性人物---克里斯汀及莱维尼亚的生活遭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女性在父权社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及女性反抗压制所遭遇
-
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吴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男性女性主义性别理论
女性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女性主义
西方男性学者
-
描述:
本论文针对学界女性主义研究长期存在的盲区,即女性主义仅仅是女性自己的事情、与男性学者无关,试图对女性主义研究的单一的女性视角进行纠偏。本文主要从西方男性学者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入手,考察西方男性视角关照
-
压抑背后的力量--从女性主义解读《远离尘嚣》中的芭丝谢芭
-
作者:
徐汝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育
芭丝谢芭
事业
维多利亚时代
婚姻
女性主义
-
描述:
《远离尘嚣》是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第四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常被认为是早期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哈代同情女性的生活状态,也关注旨在改善女性地位的妇女运动。在19世纪,很多女性试图改变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叙述声音
-
作者:
田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诉求
英国作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政治诉求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短篇小说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文坛,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近100篇短篇小说。她的作品继承了英国女性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20世纪初“向内转”的文学思潮中,转而关注人物心理意识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较之同时代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群像范围更广,并且其关注重点始终是父权制社会下受压迫的女性心理状态。作家通过展示不同阶级女性的孤独、压抑、幻灭、抗争等心理意识表达了对广大女性备受男权压迫的同情和理解,为文学史和妇女史研究提供了诸多典型
-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沈丽华
周洁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视野
皇权
他者
中国历史
武则天
帝国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
通天
-
描述:
托马斯·阿奎那称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英国17世纪诗人邓恩则将阿奎那的说法解释为:男人以他天神般的理智赋予杂乱无章的女性内容以明晰的形式。这就是西方男性对女性形象的一种建构,而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形象在记忆的暗室里她们会呈现出怎样的影像呢?纵观古今中外刑侦破案类题材影视剧,无论是中国历史上阚卫平导演的《大宋提刑官》还是美德合拍、盖·里奇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