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布莱恩·默里曼在《午夜法庭》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作者: 曾云琴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布里恩·默里曼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描述: 布莱恩·默里曼是一位十八世纪著名的爱尔兰语诗人。他的长诗《午夜法庭》被广泛赞誉为爱尔兰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诗歌之一。该诗写于1780年,正当爱尔兰处于大不列颠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其时也正是欧洲启蒙运动高涨之际。追求平等、独立与解放的思想燃烧着整个欧洲人民的心灵,尤其是像爱尔兰这样备受压迫的民族。到了18世纪末期,爱尔兰国家内部要求平等与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本诗采用梦境的形式,设计了一场午夜法庭,以此探讨18世纪后期爱尔兰妇女对平等与解放的渴求与期盼,同时揭示了当代妇女所遭受的压迫、歧视与剥削。默里曼以其独
真正的发现:玛丽.冈特《柯卡姆的发现》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刘姝玉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玛丽·冈特   《柯卡姆的发现》   父权制压迫   女性主义  
描述: 。让人尤其感兴趣的是,小说的叙事在男性丛林世界和女性家庭生活以及浪漫爱情国度之间交替轮转。尽管今天从女性主义角度
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莎翁戏剧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玉洁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主义   父权社会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狂欢  
描述: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蜚声遐迩的戏剧天才,他以气势恢宏、含蕴深婉的大量力作,艺术地再现了五光十色的人类生活图景。他把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作为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及其最后结局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描绘,为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即便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仍然是广大文学爱好者耽读不倦的千古名作。在莎翁的戏剧中,性别关系的主题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对女性命运与性别主题的关注成为他思考人性、表达人文理想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莎翁在其四大浪漫主义喜剧与四大悲剧中塑造的众
解读《琥珀》中的主要女性人物
作者: 李春光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我   矛盾   超我   女性主义   集体无意识  
描述: 凯瑟琳·温莎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琥珀》是温莎的处女作,也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言情小说。《琥珀》生动地再现了在英国王朝复辟时期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所要付出的惨痛代价。在温莎笔下,这些女性人物千娇百媚、鲜活生动:她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既有高高在上的英国王后和出身名门的科丽娜,也有来自社会底层的贵族后裔的私生子孙琥珀,但是他们又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她们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焦虑、矛盾,找不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苦苦挣扎。《琥珀》是一部具有争议的小说,从主题到内容都显得大胆而具特色。由于这部
女性的渴望—解析《占有》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李佳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渴望   原因   女性主义   心理  
描述: A. S.拜厄特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评论家。《占有》(又译为《隐之书》)是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此书获得了1990年英国Booker奖,广受关注和赞誉。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在小说的开头,青年学者罗兰德·米歇尔在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拉道夫·艾什写给女诗人克里斯塔贝尔·拉莫特的两封书信。震惊之余,他准备展开调查研究,与女学者莫德·贝雷一起,逐步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惊世秘密——艾什与拉莫特的婚外恋情。罗兰德与莫德也因此结缘。小说的故事穿梭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
高中英语教材中性别文化的对比研究
作者: 夏正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高中英语教材   性别歧视   性别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以及教材中性别文化研究的回顾,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第一,目前中国使用的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第二,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教科书在性别歧视问题
对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白鹌鹑》、《菊》和《紧身甲》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柴颖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鹌鹑》   《紧身甲》   约翰·斯坦贝克   女性主义   《菊》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第六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对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艰苦动荡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的生动描写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名誉。他的大多数小说都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常常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来描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因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和人性中的“善恶”斗争成了斯坦贝克小说中常见的话题。他的小说人物也大多都是个性鲜明的劳动人民。他们经历过艰苦磨难,生活备受歧视和压迫。但在斯坦贝克的小说中,他似乎只关注男性所面临的问题。这使得很多研究斯坦贝
从女性叙事主义角度分析《理智与情感》
作者: 郑翔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女性叙事主义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在这本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婚姻的诉求—那就是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奥斯丁文本的研究限于女性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种新兴
The Endless Explor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Pursuit and Establishment of Women's Identity in Drabble's Novels
作者: 林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拉布尔   责任   身份认同   女性主义   自然性  
描述: 通过表现现实的女性生活并创作出独特的女性文学,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使自己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女性身份的寻求与确立是她早期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些小说既反映了女性寻求完整身份的主题也表现出女性在服从那些外界强加给她们的角色要求时的挣扎。她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视角并始终保持着对于当代女性所处的困境的关注,而通过展现女性日常的生活经历来表现她们所共有的矛盾问题,德拉布尔真实的再现了她们的内心矛盾与困惑并为中产阶级妇女提供了走出困境的其它选择。对于身份的寻求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伟大文学所关注的基本
谁在“怕老婆”:基于女性主义冲突理论的分析
作者: 熊和妮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怕老婆   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   性别平等  
描述: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现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怕老婆”现象。笔者通过对一位已婚妇女的个案访谈资料整理分析,阐释已婚妇女观念中的“怕老婆”概念,并进一步分析“怕老婆”的现象及深层原因,以期了解家庭中妇女的角色、地位及际遇,最后对家庭关系中的性别平等做出几点思考。
< 1 2 3 ... 19 20 21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