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14 条
-
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
-
作者:
郑宛淇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女性主义的现实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文学作品之一。作者夏洛蒂塑造简·爱这一反抗的、独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鼓励女性追求
-
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王钰灵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思想
女性主义
-
描述: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英国女性文学开始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抒发情怀。作为该时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简·奥斯汀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成功的塑造了具有时代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揭示了当时女性
-
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原因
-
作者:
李慧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台湾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1986年《中外文学》推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号”,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具规模。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繁荣
-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
-
跨越东西方文明的女性追求与发展:浅析《呼啸山庄》和《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芳茗
李九雪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
-
描述:
《呼啸山庄》是一部具有研究潜力的小说,描写了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利益冲突,是19世纪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反映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长恨歌》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代表,王安忆以细腻的笔触剖析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悲欢,两部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特征鲜明,具有代表性。人们将对跨越一个世纪的两部东西方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英国与上海的两种时代背景、乡村与城市的两种地域环境、女性柔与刚的两种性格模式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
-
女性主义视野下网络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传播研究——以腾讯网为例
-
作者:
张楠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新闻报道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由电视、报纸和广播转变为互联网,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量的新闻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脑手机等终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舆论效应在近些年来也日益突出,影响着受众看待某些事物和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改变了大众收受新闻信息的行为方式。在中国,汉字“她”是由现代诗人刘半农在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她”成为汉字进入汉语词典仅有不到百年的历史。美国方言学会曾举办“世纪文字”评选活动。最终“她”字战胜了“科学”、“自由”等词汇,成为“21世纪最重
-
女性主义视角下高尔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高尔基
女性主义
心理
-
描述:
高尔基刻画了一系列的俄国底层女性,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女性大多懦弱、顺从、逆来顺受,在社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和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起,高尔基后期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觉醒到最后的积极抵抗。她们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桎梏,并积极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她们在社会中实现了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由于高尔基本人是男性作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因此导致了高尔基笔下的女性形象复杂化。本论文选取了高尔基的小说《因为烦闷而无聊》、《鲍列斯》、《母亲》作
-
电影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研究: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蓝色茉莉》为例
-
作者:
杜宇航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性女性
电影
人物塑造
女性主义
-
描述:
古往今来,悲剧从来都不乏爱好者,也被冠为艺术的“冠冕”,之所以被艺术家和学者们追捧是因为观众在观故事中的痛苦和悲伤时不仅感同身受而落泪,更会给观者以独特的艺术审视视角,在悲剧和消极中开拓视角,重视生活中的美和积极因素。换句话说,悲剧在让观者忧伤苦闷的同时,关键的是让观者能够在直接忧伤中学会“反省”和“恬谈”。一部悲剧性的电影之所以能否视为成功的悲剧,在于给人忧伤的同时,也应达到使观者超越苦闷的“反省”和“恬谈”的层次,亦能称之为艺术佳作。所以,观者出现审美之后的最终效果最为关键,即让观者“在忧伤中获取反省
-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田姗姗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事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华裔旅美作家。她1986年踏上文坛,目前已经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本,获得了十多项文学大奖和电影奖,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力之一。她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从女兵、女知青、女性移民到中国传统女性、当下的知识新女性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以严歌苓长篇小说中的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写作的意义进行阐释,并将严歌苓近两年的新作《妈阁是座城》和《老师好美》纳入研究视野,也对其写作缺陷略有涉及。本论文除过绪论和结语,共分三个章节。绪论的第一部分通过对严歌苓生平经历和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英国时代剧研究
-
作者:
叶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英国时代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女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后,兴起了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其中一部分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转向了善于传播通俗文化的大众媒介上,涌现出了大量从女性主义角度展开的大众媒介研究。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英国时代剧
<
1
2
3
...
12
13
14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