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嘉莉妹妹》
作者: 张树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莱赛   《嘉莉妹妹》   女性主义  
描述: ,追求艺术的美,从依靠他人到自己经济独立,从女性意识的萌芽到其发展成熟,嘉莉妹妹最终成为独立的新女性。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嘉莉妹妹的成长过程。
真假女性主义——论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俞冬梅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女性书写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严歌苓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隐忍慈悲、具有强大道德感化力量和牺牲精神的女性形象。有论者认为她是女性主义者,甚至严歌苓本人也承认是隐藏很深的女性主义。以《扶桑》、《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
《茉莉花开》: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想象
作者: 秦铭一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想象   命运悲剧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侯勇导演于2004年4月拍摄完成的影片《茉莉花开》,展现了三代女性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标榜关注女性生活状态及其命运的主题,但纵观全篇,尤其是男性导演对女性形象、女性关系、男女关系的展现上,都带有男权主义的痕迹。
张洁女性书写的误读之辨析
作者: 田文兵   杨岳巍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张洁   女性书写   女性主义  
描述: 女作家张洁自新时期以来关于女性和爱情婚姻的书写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家书写的先导和典范,但通过详细的文本阅读,文章认为张洁的创作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传统男性话语的突围。其女性形象的塑造仍然
从严歌苓笔下的男性形象中看其女性意识
作者: 薛洁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严歌苓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男性形象却不太受重视。本文就简单阐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内涵,并以严歌苓作品中男性形象为例探讨其女性意识。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会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   黛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   女性主义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之初就引起了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黛西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
试论《日用家当》中的女性主义及其主题
作者: 张立峰   何守仁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日用家当》   女性主义  
描述: 艾丽丝沃克通过在其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刻画三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沃克向人们展现了在以盎格鲁—萨克逊为主的白人社会中,黑人在建构认同以及维护个人与种族文化身份的困惑,对于困惑的解惑,沃克表达了自己理想的女性主义观点。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女性主义思想的嬗变
作者: 张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十九世纪   女性主义  
描述: 十九世纪是英国文学最空前的时期,这时期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最为典型代表。这些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思想意识超前的女性形象。本文以《傲慢与偏见》、《玛丽·巴顿》和《一间自己的房子》等三部小说,比较英国女性主义小说思想的嬗变,探讨她们不同的爱情观和社会观。
女性主义角度看哈罗德•品特的《背叛》
作者: 龙正杏   来源: 世界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品特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作大师,哈罗德ž品特在其作品里塑造了许许多多“荒诞”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显得尤为“荒诞”。《背叛》中的爱玛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体现了品特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解读这部戏剧:道德的反叛者和自我的扩张者,不为世俗眼中的“好女人”和跨越父权制的藩篱。
《茉莉花开》: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想象
作者: 秦铭一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想象   命运悲剧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侯勇导演于2004年4月拍摄完成的影片《茉莉花开》,展现了三代女性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标榜关注女性生活状态及其命运的主题,但纵观全篇,尤其是男性导演对女性形象、女性关系、男女关系的展现上,都带有男权主义的痕迹。
< 1 2 3 ... 48 49 50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