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3 条
-
铁凝小说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周睿
姜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铁凝
女性主义
-
描述:
铁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身为女人,她对女性的描写仔细入微,在她的诸多作品中都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为主题,创作出了大量的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当代文坛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铁凝女性形象创作源头以及几个极富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来深入研究其作品,进而更好的探讨铁凝小说女性形象的特色。
-
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项菡颖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主妇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神秘的剧情又拥有许多有趣的瞬间。文章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剧中四位截然不同的主妇形象,解读她们的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状况,发掘精彩剧情背后理论内涵。
-
“激情的疏离 尖叫的女性”:当代好莱坞恐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柯焱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恐怖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重要的类型电影,恐怖片以"恐怖"推动戏剧张力,使观众获得观影乐趣,也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心理的呈现。恐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占据电影叙事的主要位置。本文以当代好莱坞恐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进行女性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
试论《菤葹》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骥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沅君
《菤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父权历史中的“空白之页”,女性在传统视野中是被塑造、被描摹的第二性与他者。“五四”时代,是中国女性浮出历史地表的时代,作为文学研究会推出的唯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冯沅君凭借其小说中大胆、决绝的反叛精神在五四女作家群中独树一帜。本文拟以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菤葹》为例,结合时代语境分析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我”的“拯救者”与“牺牲者”双重定位。
-
没有女人的男人──也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隋燕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很多评论家对海明威塑造的女性形象颇多微词 ,认为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太单薄 ,被简单地两分化了。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此进一步探讨。通过对海明威笔下的几位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分析 ,本文作者
-
男权与商业的镜像——《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的符号学解读
-
作者:
曹佳丽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笠翁十种曲》
女性主义
文学符号学
-
描述:
《笠翁十种曲》代表了李渔在戏曲创作上的成就,也凸显出他及其生活的时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理想与价值判断。男权的凝视与商业的主导使得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物化的特征、弱化的倾向,完美的佳人群像更彰显出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映射出男性的幻想与社会主流的伦理诉求,成为文化内涵丰富、性别意义突出的象征符号。
-
冰心笔下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
作者:
王军
孙静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冰心在女性主义创作中极力讴歌母爱,赞赏知识女性,弘扬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不但温婉贤淑,而且思想前卫,颠覆了以往作家笔下传统的女性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奥赛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攀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赛罗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形象中,反映了父权社会中典型的男尊女卑模式,女性成为这一制度下的牺牲品。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
寻找生活的出口——女性主义视角下王尔德与萧伯纳戏剧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韦铭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王尔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十九世纪末,深受女权运动影响的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和萧伯纳分别在作品中探讨了女性的生存和自我发展问题。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王尔德和萧伯纳戏剧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两位作家女性观的异同及对女性解放道路做出的探索。
-
女性主义在媒介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关于《职来职往》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实证研究
-
作者:
聂娜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来职往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形象在电视媒体栏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叶职来职往》栏目作为国内一档大型职场互动类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广受关注,其中,不少女性求职者以及女性达人形象深入人心,并不断促使女性主义在媒介传播领域应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