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下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性解读
作者: 何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特质   父权社会   麦克白   悲剧色彩   女性主义视角   四大悲剧   传统封建   班珂   女性主义思想   孤苦无依  
描述: 引言《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在该剧中,莎士比亚仅仅塑造了一位被置于前景的女性形象———麦克白夫人,但她与莎翁其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大不相同。她虽有智有谋,却不能安分守己,充满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她身为一名女性,却无法温柔顺从,所言所行甚至比男性还要残忍。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很多评论家指责她为"第四个女巫",认为她是将麦克白推入深渊、同时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索莎翁悲剧
作者: 纪颖   纪雪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苔丝狄蒙娜   奥菲利娅   人文主义者   女性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   女性主义视角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  
描述: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他在其一生创作的37部戏剧中,成功地塑造了128位女性形象,她们中有的被刻画成温柔美丽的尤物,有的则是等待着男人来拯救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还有的则是贪图享乐的荡妇或邪恶嫉妒的女巫。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萨克雷小说人物塑造
作者: 赵一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利蓓加   英国社会   文学作品   小说人物   女性主义视角   名利场   女性形象   萨克雷   价值观体系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小说的鼎盛时期,先后涌现了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一批著名的作家,使得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处于屹立不倒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的作家中,威廉·萨克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纵观威廉·萨克雷创作完成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塑造一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使阅读作品的人仿佛进入到19世纪的英国社会。威廉·萨克雷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当我们以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这些人物时会发现,萨克雷笔下的女性不仅体现了英国社会的文化特质,也展现了女性独立意识觉醒后的欧洲社会现实。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张爱玲小说的解读
作者: 曹洁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曹七巧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   解读   写作心理   女性形象   胡兰成  
描述: 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坛中的一朵奇葩,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女性细腻的写作心理和艺术魔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张爱玲凭借着女性敏锐的眼光,用犀利的文笔创作着自己的作品,她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惟妙惟肖的女性形象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大都从自己独特的女性眼光入手,来向读者描述自
《静静的顿河》三位女主人形象
作者: 陈德银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美学价值   娜塔利亚   叛逆者   男权中心   女性主义视角   肖洛霍夫   阿克西   诺贝尔文学奖   达丽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此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文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并探究根植于作家深处的男权中心意识,展现作品的美学价值。一、阿克西妮娅:对父权与夫权制的反抗在小说中从肖洛霍夫的创作目的来看,娜塔丽亚无疑是作者其极力维护的“正统,”形象,而阿克西妮亚则是作为一个“叛逆形象”出现的。阿克西妮亚的一生是受尽男性压迫的一生,在少女时期就遭到了自己生父的强奸,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作者: 朱卫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门   黑人女作家   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视角   黑人女性   露丝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彼拉多  
描述: 托妮·莫里森作为一位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名气,托妮·莫里森从一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彰显出非凡的创造力及独特的创作风格,《最蓝的眼睛》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也可以算是一部代表作,自出版之后就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从1970年开始,莫里森一共创作了八部小说,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在文学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
女性主义视角下电视广告中女性角色的建构
作者: 欧阳凌雪   来源: 中国传媒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球经济   电视广告   审美对象   传播活动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视角   广告创作者   女性形象塑造   本位思想   男性中心  
描述: 大众媒介在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对各种歧视女性的现象和心理存在着"无意识、不作为甚至推波助澜的态度"。"贤妻良母"论、"唯审美对象"论充的泛滥,导致男权本位思想或直接或间接的在电视广告中显现出来。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小见大的认识大众媒介在传播活动中对女性形象塑造和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青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艺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青草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命运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青草在歌唱》是莱辛的成名作,自1950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分析《青草在歌唱》的白人主妇玛丽的女性形象,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白人主妇玛丽女性命运和女性主义意识。多丽丝·莱辛以丰富的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还荣获了欧洲另外的文学大奖,如毛姆
繁华后的凄寂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月份牌艺术研究
作者: 甄雯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上海   艺术研究   女骑   女性主义视角   传统封建   西方女性   十九世纪   女性解放   社会文化内涵   时代女性  
描述: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老上海,随处都可见到月份牌艺术,可谓是当时旧中国的一种风尚。月份牌艺术将传统的年画、历书、广告三种因素巧妙结合,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社会文化内涵,尤其是“月份牌女郎”形象的设定更具时代特点,可以说,一部月份牌艺术史便是一部民国女性发展史。在男权社会,一个时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折射出这个时代男性对女性的幻想和要求,“月份牌女郎”作为当时社会
追寻自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爱》
作者: 周曦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主义视角   父权文化   男权中心   十九世纪   罗切斯特   公简   西方文学史  
描述: 西方文学史上,女性形象不外乎“淑女、家庭天使”、“红颜祸水”或“悍妇、女巫”。这三类传统女性角色特征均来自现实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反映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而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女主人公简从贫穷的孤女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女性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敢于抗争的“女斗士”式的人物。正因为这一点,本书突破了英国同时期其它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