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培养
作者: 王文臻   来源: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意识   性别观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美国文学中的五部作品: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及《睡谷的传说》、爱伦·坡的《鄂榭府崩溃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及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探讨了这五部作品中包涵的性别观念,并论证了在美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性别意识的必要性。
从淑的形象解析哈代的女性观
作者: 王青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男性文化心态,这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从其性格、环境、命运等方面揭示哈代的女性观。哈代虽然是女性的同情者和道德的宽容者或反叛者,但由于其自身性别立场的限制,其意识中依然存在父权制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哈代笔下的淑最终无法摆脱时代和社会强加给她的遭遇和不幸。
浅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照下的花间词和明清女性的作品
作者: 赵文君   来源: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女性的作品   花间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在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文学理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的文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拟借助这种西方文论的观照来比较花间词和明清女性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和女性叙写,从而找出作者的性别对叙写对象同为女性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斯皮瓦克“属下”研究及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许晓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后殖民批评   “属下/贱民”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斯皮瓦克在其著名的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论文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立场重读文学经典,对三部西方女性小说文本进行后殖民批评和分析,并将属下不能发言的政治伦理运用到对文学文本的批判阅读之中。斯皮瓦克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和充满洞见的批评,对后殖民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不仅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斯皮瓦克所倡导和践行的文学、文化批评的政治伦理观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使她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和独树一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
斯皮瓦克“属下”研究及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于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
作者: 许晓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皮瓦克   后殖民批评   “属下/贱民”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斯皮瓦克在其著名的“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论文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立场重读文学经典,对三部西方女性小说文本进行后殖民批评和分析,并将“属下不能发言”的政治伦理运用到对文学文本的批判阅读之中。斯皮瓦克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和充满洞见的批评,对后殖民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不仅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斯皮瓦克所倡导和践行的文学、文化批评的政治伦理观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使她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和独树一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
审美批评: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初形态
作者: 邓利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原初形态  
描述: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最初形态属于一种审美批评,它凸现女作家创作区别于男作家创作的写作基础与美学形态,并通过对女性文学的批评,达到对妇女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男性霸权的批判。这种特点构成了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
歌德小说《亲合力》中的妇女形象解读
作者: 于跃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亲合力   歌德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歌德笔下塑造了许多经典女性形象,晚年著名作品《亲合力》也不例外,该小说发表于1807年,是一部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古典主义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对《亲合力》进行了阐释,旨在对文中的女性人物以及其悲惨的命运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之后通过对18世纪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思想背景的分析,概括介绍了18世纪西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并且通过对歌德家庭工作背景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女性的探究,总结出歌德个人对婚姻和女性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于此时代背景和作
90年代女性散文理论批评研究
作者: 冉天红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想建构   女性散文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散文的一个黄金时期,然而尽管创作成绩斐然,对于90年代女性散文的研究却始终令人遗憾。究其原因,一是女性散文依托于“散文”和“女性文学”两个自身都极为复杂的文学领域,多重身份造成理论界对女性散文从概念到文本都难以准确地界定。二是受历史、传统文化、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90年代女性散文创作既根植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身发展,又深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因而,对其研究既不可能只封闭于内部,也不可能完全沿用西方女性主义趋于片面和极端的否定性思维。目前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割裂,仍是女性散文研究的一个
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的交融体:以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李娟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男性思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意识  
描述: 剖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鲜明的、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哈代既有传统的男性思维,又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意识。而这既是作家本人精神冲突的表现,更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
许地山多维视野中的女性观
作者: 徐丽萍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宗教   人文主义   许地山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许地山的女性观在中国现代男性作家中是值得称道的,他在充满宗教意味和异域风情的氛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他在创作中所反映出的女性观代表了五四时代启蒙知识分子、人文主义者对女性的态度与立场.对女性的神圣化以及努力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创作,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最尊重女性的作家之一.尽管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他还尚未摆脱男性中心思维定势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现代启蒙作家在关注女性命运、寻求人的价值的确立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