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寻找自我的女人们——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吴海燕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赛珍珠  
描述: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妇女一直处于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的境地。她们成了沉默的他者—没有人知道她们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即便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她们的形象也被那些男性作家按照所谓的男性标准肆意歪曲:她们或被描绘成笼罩着光环的圣母,或被勾勒成一尘不染的天使,要么就被斥为妖艳妩媚的荡妇,愚昧无知的农妇或是令人不齿的泼妇。在男性作家的笔下,他们被赋予了慈爱善良、纯洁无瑕、温柔贤淑的美德,或是卑鄙无耻的个性特征。她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遵循男性的标准,她们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而在美国作家赛珍珠的笔下,她们第一
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探析
作者: 张云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女性意识   《苔尔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斯达尔夫人是法国19世纪初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本文主要借鉴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对斯达尔夫人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以达到对其作品和女性意识准确、深入的把握与定位。在引言部分,首先简要概括总结了国内外斯达尔夫人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角度。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主要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及其主张、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意识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主要以斯达尔夫人的论著《论文学》为依托,对其思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女性文学
作者: 陈方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俄罗斯女性文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乃至当代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已引起俄罗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本论文以这一新兴现象为描述客体,试图对其出现原因、基本构成、主题范畴和风格特征等进行论述,并对其总体创作成就及文学史意义作出评价。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女性文学、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了介绍,并对关于俄罗斯女性文学的研究情况作了归纳;第一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概观”概述当代女性文学在俄罗斯的兴起,并对
斯达尔夫人的女性意识探析:《苔尔芬》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云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女性意识   《苔尔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斯达尔夫人是法国19世纪初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本文主要借鉴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对斯达尔夫人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以达到对其作品和女性意识准确、深入的把握与定位。 在引言部分,首先简要概括总结了国内外斯达尔夫人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本文的写作角度。 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主要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及其主张、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意识两个方面来介绍。 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主要以斯达尔夫人的论著《论文学》为依托,
从他者阐释到主体建构: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影响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李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阐释   主体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学科建设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为英美学派与法国学派。英美学派注重社会批判,强调女性自身的文化传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英美派文学批评的研究分布为三点:1.从女性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文学史;2.
戴着镣铐跳舞的梅卢西娜
作者: 米亮琴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视角   《占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占有》是当代英国女作家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占有》及拜厄特的写作做了女性主义解读,揭示父权制下女性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生活经历以及拜厄特在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作家、作品、文献综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及本文采用它的原因。第二章从女性阅读和妇女形象出发系统分析了作品中的六个主要女性人物,从而揭露了父权制社会对她们的限制和压迫并阐述了标题的含义。第三章运用了女性写作理论分析拜厄特对人物的刻画,展示了其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并提出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场景
作者: 刘秀珍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本论文在参考、借鉴和整合近年来学术界女性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点滴想法,试图通过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历程的回顾,系统整理其研究成果,来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优势与不足,以及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借鉴与发展,以达到促进异质文化间的对话与沟通;并通过把握其跳动的脉搏,分析未来的发展动向,并做理论建构的尝试。相信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势必将被世界广泛承认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澄清。这一部分主要是定位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理清概念,认为不同时期女
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解读
作者: 柳莺莺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米歇尔   《飘》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飘》---出版于1936年。它是一本成功的商业小说,也是一部流行于世界的经典。自1936年问世以来,已经销售了28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世界上三十多种语言。《飘》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小说,它打破了销售记录,并于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 然而,这样一部深受欢迎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小说却一直没有引起文学评论界的高度重视。在世界文学史上,《飘》的文学地位并不高。在人们眼中,它只不过是一本爱情小说或一部畅销书而已。事实上,《飘》包含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是一部值得研
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作者: 李慧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并且很快就成为世界文坛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趋势。1986年《中外文学》推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号”,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繁荣和传播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加之当时妇女普遍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促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台湾的接受和传播。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学》这本杂志的贡献。在发
西苏“身体写作”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建构的影响
作者: 李海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苏   身体写作   范式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埃莱娜·西苏,法国当代小说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她和露丝·依利格瑞、朱丽亚·克里斯蒂娃被誉为法国女性主义文论界三位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乃至思想界享有重要地位。西苏借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身体写作”这一着意颠覆父权制话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 西苏“身体写作”思想传入中国之初,其概念和意旨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述观念形成极大反差,习惯于对身体和性别作道德判断的中国文学批评,对“身体写作”予以冷漠与质疑;之后,在文学创作思想日趋多元化的态势下,愈演愈烈的女性文学“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