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226 条
-
对新世纪女性文学批评的思考
-
作者:
张隆海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运动
叙事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叙述方式
女性主体性
现代文学理论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中以欧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发端,其产生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解放的新文化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再次高涨,鼓舞了女性离经叛道的倾向,而女权运动的存在是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基本前提,并且女权运动又几乎是从对文学的习读开始的。世界性妇女文学的勃兴,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现代文学理论本身的危机,也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新批评的衰落,结构主义向解构批评
-
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王春荣
吴玉杰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主体间性
性别诗学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批评主体
理论资源
精神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考察历经20多年实践的女性文学批评,总结女性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批评主体的精神建构、批评对象的审美选择,以及学科体系建设所依托的理论资源等诸多方面,可以窥见21世纪初女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形态。女性文学批评在反思、调整中努力克服偏激、对立情绪,试图超越单一、狭隘的性别立场和视角,开始走向理智、宽容的性别诗学建构。
-
乔以钢撰文谈“跨文化视野与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自身文化
文学院教授
性文学
跨文化视野
文学创作
二元对立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社会科学报
-
描述: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乔以钢在6月12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发表文章指出,“跨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自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主体来说,它不仅意味着在立足自身文化基点的同时有所跨越,纳入更为丰富的人文内容,而且势必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愈加多样,观察、分析事物的眼光更为深邃。
-
浅析美国华裔女性主义书写与文化身份问题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华裔女性
批评理论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作家
相结合
女性主义批评
艺术创作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兴学科,运用西方后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将本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以华裔女性自身的生活感受和切身体验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开辟了美国文学与批评新领域,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
-
女性文学:文化反省的必要与限度
-
作者:
易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玫瑰门》
女性作家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主义批评
文化反省
批评家们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
描述:
女性文学:文化反省的必要与限度○易光我这里主要以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小说以向人们提供最为物质化的生活图式,使它得以与日益盯注物质而漠视精神的大众传媒作一勉强的抗衡。小说中作家理性立场的某种自觉不自觉的遮蔽性,能使批评拥有一种自由度,获得一种活力。至于所...
-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使命
-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生态观念
女性意识
历史使命
女性主义批评
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
生态批评
-
描述:
当今世界面临着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严重危机,人类迫切需要重建生态文明。一批男性批评家不辱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几年接连发表绿色宣言和生态文学评论,召开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系列生态批评论著,例如曾繁仁的生态美学论、鲁枢元的《生
-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
-
作者:
采薇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迟子建小说
女性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女性写作
性别观念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6——30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学界所关心的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提出了“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这一宏观研讨课题。目的是总结自’95世妇会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女性文学研究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
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变革
-
作者:
杨金才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女性作家
当代西方
少数族裔
文学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文学与社会
-
描述:
一 引言 女人留在历史之外……只因我们向来单以男子中心的标准看待历史。我们疏漏了女人和女人的活动,因为我们寻求历史回答的问题不适用于女人。为了纠正这种偏向,为照亮历史中的暗区,我们必须于一段时间内以女子为中心进行探索,研究一下在男女共同的文化总体中存在女子文化的可能性。历史必须包括对女人历史经验的说明,而且应该将女权主义意识的形成发展作为以在女人历史的基本方面写进历史。这是妇女史的首要任务。它提出了这样的中心问题:女人眼中的历史,以女人定义的价值为原则的历史会是怎样的? ——葛达·勒那《妇女史的挑战》
-
宗教意识·道德情结·圣经方式——英美女性文学再认识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宗教意识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秩序
实践指导
当代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
描述: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语言、心理、文化角度解构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达到建立女性自身的价值标准的目的,理论界呈现多元开放趋势。其中英美女性批评强调用女性的经验来质疑文学传统,批判男性权威意识,在女权运动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其女性经验充满着批评现实秩序和理性思辨的意识,时常流露出否定现存一切意识形态的过激态度,”从而“陷入人本主义的陷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赞颂女性生命中巨大的创造力和操纵语言的能力,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反思
-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王干
小女人散文
女性主义批评
反思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王干不止一次强调“我不是一个女性文学的研究者”?譹?訛,但是,在他的《话说“小女人散文”》《女人为什么写作》《花非花 人是人 小说是小说——与铁凝对话〈笨花〉》《盛世晚熟的一代》等有数的几篇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论,却充分体现出王干对中国女性文学洞若观火。这些文论的亮点并非在于对女性写作的适度肯定,而在于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症结的剖析一针见血切中肯綮,论从己出,讲求批评的原创性,语言鲜活,文本富有阅读亲和力,体现出王干学术批评的锐气和霸气。
<
1
2
3
...
17
18
19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