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从女性叙事学角度分析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以《生死场》为例
-
作者:
孙楠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葛浩文
翻译策略
《生死场》英译本
-
描述:
2012年,一名来自中国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在此后的两年间,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莫言获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这其中,担当莫言作品的翻译家们功不可没。莫言曾经指出:“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莫言大多数作品的英文版都是由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萧红的作品。迄今,他共翻译出版了50余部小说,对中国现
-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论《空床日记》中的话语研究模式
-
作者:
周沛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空床日记》
叙述视角
叙述声音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空床日记》以新颖的叙事技巧、丰富的叙事层次,叙述了一位年岁渐老,与丈夫离婚,被孩子抛弃的柔弱女子坎迪达·威尔顿成功追寻和认识自我的故事。本文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叙事话语研究,从女性主义叙事的角度解读《空床日记》,进而思考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
-
《紫颜色》中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
作者:
潘坤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个人型
叙事结构
“百衲被”
叙述声音
-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是黑人女性文学的典范。在写作内容上,它描写了美国黑人女性为打破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最终实现自我所进行的斗争。在写作形式上,"百衲被"式的结构和个人型的叙述声音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理论从叙事结构和叙述声音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
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
-
作者:
孙桂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干预
未叙述事件
女人气
女性写作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罗宾·沃霍尔与苏珊·兰瑟率先尝试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及批评实践中,她们被公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1986年苏珊·兰瑟发表具有宣言意义的论文《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正式提出“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个术语,同时论证了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同年,罗宾·沃霍尔发表文章《走向一个真诚叙事者的理论:盖斯凯尔、斯托夫人和艾略特的真诚干预》及《诗学和劝导:<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小说》,利用叙事学的“叙事话语干预”理论分析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她们对女